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2:03

  本文关键词: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医学本科毕业生 就业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四个维度:医学专业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得到其就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医学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医学本科毕业生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2013届昆明医科大学的所有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用人单位人事领导进行定性访谈;其次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能力现状:医学专业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应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和录入数据,导入SPSS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12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28份,有效回收率为99.03%。其中主要为女性820人(66.78%)、五年制专业808人(65.80%)、党员703人(57.25%)、农村家庭657人(53.50%)、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为747人(60.83%)。大学期间综合测评得分为80分及以上的人数为975人(79.40%),只获得3个以内奖项和资质证书的为780人(63.52%)。 2.就业情况:本研究中目前找到工作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为797人(64.90%)、觉得就业前景乐观的为847人(68.97%)、首先选择就业的为809人(65.88%)、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为629人(51.22%)、对就业政策不知晓的毕业生为942人(76.71%)。医学本科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主要为学校就业信息网(75.00%),最期望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是“就业政策讲解”(81.19%)。 3.医学专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医学专业能力得分范围为8~44,呈正态分布(28.97±4.64),具备医学专业能力的毕业生人数为1050人(85.50%)。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家庭所在地(OR=1.63)、获得奖项和资质证书数(OR=1.62)、就业压力(OR=1.68)、期望月薪(OR=1.48),这四个因素是其影响因素(P0.05)。 4.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本科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范围为10~40,呈正态分布(24.42±5.26),具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毕业生人数为917人(74.67%)。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OR=0.60)父母亲文化程度(OR=1.32)、大学期间获得奖项和资质证书数(OR=1.30)、就业前景(OR=1.52),这四个因素是其影响因素(P0.05)。 5.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范围为2-40,得分呈正态分布(12.56±11.99),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的毕业生人数为449人(36.56%)。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专业(OR=0.62)、父母亲文化程度(OR=1.28)、大学期间获得的奖项和证书数(OR=1.95)、开始关注就业时间(OR=0.71)、就业政策知晓情况(OR=1.43),这五个因素是其影响因素(P0.05)。 6.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本科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得分范围为7-35,呈正态分布(27.36±4.56),具备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数为774人(63.03%)。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学制(OR=0.49)、专业(OR=0.45)、大学期间获得奖项和资质证书数(OR=1.79)、父母亲文化程度(OR=1.60),这四个因素是其影响因素(P0.05)。 7.整体就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四个维度的总得分范围为27-159,呈正态分布(93.31±19.77),具备就业能力的人数为723人(58.88%)。通过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学制(OR=6.82)、专业(OR=1.27)、父母亲文化程度(OR=1.56)、获得奖项和资质证书数(OR=1.82)、就业前景(OR=0.71)、关注就业时间(OR=0.71)、就业政策知晓情况(OR=1.28),这七个因素是其影响因素(P0.05)。 8.就业能力各维度与就业情况的关系:就业能力的四个维度均进入回归方程(P0.05),且Logistic偏回归系数均为正值,OR值均大于1。其中,医学专业能力得分(OR=1.02)、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OR=1.09)、社会适应能力得分(OR=1.18)、人际沟通能力得分(OR=1.04)。 9.整体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医学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由特征根值大于1的前3个主成分解释。其中第一主成分是大学期间获得的奖项和资质证书数。 10.访谈结果:学校目前缺乏针对培养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各维度的科学课程体系。医学本科毕业生公共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奖项和资质证书准备不充分;沟通能力欠缺,社会适应能力低。 结论就业能力的四个维度得分均与实现就业正相关。就业能力四个维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具备率最低。医学本科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主要为学校就业信息网,最希望提供的就业指导是就业政策讲解。大学期间获得的奖项和资质证书数是医学专业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体就业能力的共同影响因素;父母亲文化程度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体就业能力的共同影响因素;专业是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体就业能力的共同影响因素;就业政策知晓情况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就业能力的共同影响因素。最后,在整体就业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大学期间获得的奖项和资质证书数。 建议政府应创造轻松和公平的就业环境。学校应坚持德育为先,培养良好的就业预期;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以就业指导为手段,重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家庭方面,父母在孩子找工作时,应给予合理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尤其是精神支持。毕业生自己应调整心态,合理定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词】:医学本科毕业生 就业能力 现状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G642
【目录】:
  • 中文摘要8-11
  • Abstract11-15
  • 1 前言15-18
  • 1.1 研究背景15-17
  • 1.2 研究目的17
  • 1.3 研究的创新性17-18
  • 2 资料和方法18-24
  • 2.1 变量和资料收集18
  • 2.2 对象与方法18-22
  • 2.2.1 研究类型18
  • 2.2.2 研究对象18
  • 2.2.3 抽样方法18
  • 2.2.4 问卷情况18-21
  • 2.2.5 定性访谈21
  • 2.2.6 伦理学原则21-22
  • 2.3 理论框架22-23
  • 2.4 技术路线23
  • 2.5 统计分析23
  • 2.6 质量控制23-24
  • 3 结果24-45
  • 3.1 医学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24-27
  • 3.1.1 人口学构成情况24-25
  • 3.1.2 医学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情况25-26
  • 3.1.3 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26
  • 3.1.4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26-27
  • 3.2 就业指导情况27-28
  • 3.3 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28-29
  • 3.4 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29-43
  • 3.4.1 医学专业能力的影响因素29-33
  • 3.4.1.1 单因素分析29-32
  • 3.4.1.1.1 人口学因素分析30-31
  • 3.4.1.1.2 综合素质因素分析31
  • 3.4.1.1.3 就业情况因素分析31-32
  • 3.4.1.2 多因素分析32-33
  • 3.4.2 一般自我效能的感影响因素33-36
  • 3.4.2.1 单因素分析33-35
  • 3.4.2.1.1 人口学因素分析33-34
  • 3.4.2.1.2 综合素质因素分析34
  • 3.4.2.1.3 就业情况因素分析34-35
  • 3.4.2.2 多因素分析35-36
  • 3.4.3 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36-39
  • 3.4.3.1 单因素分析36-38
  • 3.4.3.1.1 人口学因素分析36-37
  • 3.4.3.1.2 综合素质因素分析37
  • 3.4.3.1.3 就业情况因素分析37-38
  • 3.4.3.2 多因素分析38-39
  • 3.4.4 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39-42
  • 3.4.4.1 单因素分析39-41
  • 3.4.4.1.1 人口学因素分析39-40
  • 3.4.4.1.2 综合素质因素分析40
  • 3.4.4.1.3 毕业生就业情况因素分析40-41
  • 3.4.4.2 多因素分析41-42
  • 3.4.5 医学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42-43
  • 3.5 就业能力各维度与就业的关系43
  • 3.6 医学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43-44
  • 3.7 就业能力访谈结果44-45
  • 3.7.1 学校主管就业老师的访谈结果44-45
  • 3.7.2 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结果45
  • 4 讨论45-51
  • 4.1 医学本科毕业生基本情况分析45-46
  • 4.1.1 毕业生人口学情况分析45-46
  • 4.1.2 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指导分析46
  • 4.1.3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46
  • 4.2 毕业生就业能力四个维度分析46-47
  • 4.3 多种因素影响医学本科生就业能力47-51
  • 4.3.1 影响医学专业能力的因素分析47-48
  • 4.3.2 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48-49
  • 4.3.3 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分析49-50
  • 4.3.4 影响人际沟通能力的因素分析50-51
  • 5 结论51
  • 6 建议51-55
  • 6.1 政府方面51-52
  • 6.1.1 拓宽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51-52
  • 6.1.2 创造轻松和公平的就业环境52
  • 6.2 学校方面52-54
  • 6.2.1 坚持德育为先,塑造健康身心素质52-53
  • 6.2.2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设置53
  • 6.2.3 以就业指导为手段,重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53-54
  • 6.3 家庭方面54
  • 6.4 毕业生个人方面54-55
  • 6.4.1 调整心态,合理定位54
  • 6.4.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54-55
  • 7 本研究的局限性55
  • 8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59-67
  • 附录1:调查问卷59-65
  • 附录2:访谈提纲65-66
  • 附录3:现场调查和访谈照片66-67
  • 综述67-76
  • 参考文献72-76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76-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2 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王羽;左国庆;杜之渝;宋家虎;任红;;以GMER为目标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年03期

4 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年03期

5 张惠丽;;关于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6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7 程向晖;薄茹;张东升;亢静;黄晓月;;医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0 袁书杰;;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801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01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