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美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4:04

  本文关键词:中美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专业 建筑类院校 中美 本科课程体系 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环境建设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行业迅速发展。国内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出具规模,且随着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和风景园林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立,专业的发展、规范和整合以及行业标准又上一个台阶。然而建筑学科下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较为完善,但风景园林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学科教育体系建设的不足直接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成为制约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进行研究,试图汲取美国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的经验,,致力于推动和调整我国目前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的发展。 据了解,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单位广泛分布于建筑学、林学、农学、工学、商学等学科教学机构中,其历史形成的教学体系、教育方法不尽相同,研究重点亦颇不一致。到目前,只有建筑学课程体系相对完善,介于风景园林是处在大建筑学科下的专业,因此本文选择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作为研究。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中美风景园林教育历史的演进着手,阐述中美风景园林教育比较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梳理中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重心的转变过程,意在理清两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趋势;再者,通过对中美四所样本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总体情况、培养目标和特点的比较分析,探讨两国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差异,并对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差异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课程体系优化的原则上,提出对我国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个人设想。 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类比分析、案例研究和归纳总结等方法。首先,文章整体框架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其次,参考大量书籍,做了相关文献研究,并分别对中美样本院校的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继而分析中美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间的差异,并对比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归纳总结出美国对我国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 建筑类院校 中美 本科课程体系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6-4;G6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课题背景及与研究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3
  • 1.2.1 中国关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研究现状10-12
  • 1.2.2 美国关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和样本选用原则13-15
  • 1.3.1 主要研究方法13-14
  • 1.3.2 研究思路14
  • 1.3.3 样本选用原则14-15
  • 第2章 中美风景园林教育的历史沿革比较15-23
  • 2.1 美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历史沿革15-19
  • 2.1.1 形成期(19 世纪中期—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15-16
  • 2.1.2 转折期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60 年代中期16-17
  • 2.1.3 景观教育多元化发展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80 年代早期)17-18
  • 2.1.4 风景园林成熟期(20 世纪 80 初期—21 世纪初期)18-19
  • 2.1.5 融合发展时期(21 世纪初期—至今)19
  • 2.2 中国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历史沿革19-22
  • 2.2.1 发展初期(1951—1964 年)19-20
  • 2.2.2 低谷期(1965—1978 年)20
  • 2.2.3 多元化发展初期(1979—1991 年)20-21
  • 2.2.4 高速发展时期(1992—2002 年)21
  • 2.2.5 多元化格局形成期(2003—2010 年)21-22
  • 2.2.6 综合发展时期(2011——至今)22
  • 2.3 比较分析22-23
  • 第3章 风景园林专业理论对中美风景园林教育的影响23-32
  • 3.1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演变及对教育的影响23-26
  • 3.1.1 受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影响23
  • 3.1.2 受现代主义的推动23-24
  • 3.1.3 受生态思想的影响24-25
  • 3.1.4 受现代艺术的启迪25-26
  • 3.1.5 受“景观都市主义”理念的影响26
  • 3.2 中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演变及对教育的影响26-31
  • 3.2.1 受传统农林园艺的影响26-28
  • 3.2.2 受城市园林规划的推动28-30
  • 3.2.3 受环境生态绿化的影响30-31
  • 3.3 比较分析31-32
  • 第4章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比较32-52
  • 4.1 所选样本院校的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分析32-34
  • 4.1.1 所选样本院校的典型性32-33
  • 4.1.2 所选样本院校的差异性33
  • 4.1.3 所选样本院校的可比性33-34
  • 4.2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总体情况34-35
  • 4.2.1 美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34-35
  • 4.2.2 中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35
  • 4.3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学科归属比较35-36
  • 4.4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比较36-39
  • 4.4.1 美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37
  • 4.4.2 我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37-39
  • 4.5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结构比较39-49
  • 4.5.1 课程的层次结构39-49
  • 4.5.2 课程的状态结构49
  • 4.6 中美样本院校风景园林课程设置的特点比较49-52
  • 4.6.1 美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49-50
  • 4.6.2 我国样本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50-52
  • 第5章 中美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比较分析52-70
  • 5.1 中美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的差异52-60
  • 5.1.1 课程体系编制中心的不同52-53
  • 5.1.2 培养目标53
  • 5.1.3 课程结构53-54
  • 5.1.4 课程内容设置54-60
  • 5.1.5 课程实施60
  • 5.2 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60-64
  • 5.2.1 历史与社会因素60-61
  • 5.2.2 教育体制因素61-62
  • 5.2.3 行业因素62-63
  • 5.2.4 师资因素63-64
  • 5.3 差异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64-70
  • 5.3.1 专业知识与理论64-65
  • 5.3.2 专业实践与技能65-68
  • 5.3.3 学生就业与发展68-70
  • 第6章 启示与结论70-76
  • 6.1 优化我国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的主要原则70-71
  • 6.1.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契合70
  • 6.1.2 系统性与可行性相结合70-71
  • 6.1.3 综合性与创新性相统一71
  • 6.2 对我国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初步构想71-76
  • 6.2.1 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预测71-72
  • 6.2.2 课程设置结构的设想72-73
  • 6.2.3 课程内容的调整73-74
  • 6.2.4 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74-76
  • 结语76-77
  • 图表目录77-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84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波;中美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刘滨谊;景观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3 林广思;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教育发展概述与阶段划分[J];风景园林;2005年02期

4 张振刚;张建功;;中美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5 郑曦;;适应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10期

6 罗中先;;对高等学校培养和谐的人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胡弼成;;个体发展指向:大学课程体系的本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6期

8 谢利民,杨喜凤;新课程改革: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郑绍濂;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设想[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年05期

10 王昆欣;李成军;;高职核心课程渗透式结构模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本文编号:80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0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5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