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1 11:30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研究” 交叉学科 自主模式 依赖模式


【摘要】:美国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模式,追求独立学科的地位,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享有自主权。另一种是依赖模式,保持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特征,在组织形式、人事与课程上没有自主权,依赖多个学系教师的合作。从美国研究可以看出,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经历了从依赖模式到自主模式的渐进变革,其发展趋势是两种模式的融合。这一变迁过程说明,交叉学科不同发展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并存发展,但最佳的发展模式是融合两者的优势。我国交叉学科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时要保持开放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依据大学的不同条件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同时需要在课程计划、教师的聘任与评价制度上有所创新。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美国研究” 交叉学科 自主模式 依赖模式
【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一级基地重点学科一般招标课题:“重拾美国梦:美国社区学院的使命与发展策略”(NJJYX2011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712
【正文快照】: 1本文系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一级基地重点学科一般招标课题:“重拾美国梦:美国社区学院的使命与发展策略”(NJJYX201108)的研究成果。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安全问题与文化认同问题等都超出了传统学科的知识界限。交叉学科以问题为中心,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治军;笪可宁;寇福生;周鹏;;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2 郑宏珍;初佃辉;;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J];信息系统工程;2010年11期

3 卢翼翔;论文理交叉学科的结构和功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韩小丽;芦君;郭素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青年文学家;2009年08期

5 张英,董俊国,高成云;交叉学科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摇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1期

6 郑庆文,张更立;时代的呼唤——交叉学科与交叉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3年02期

7 蒋国俊,张磊 ,叶松;综合性大学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9期

8 程仕平,徐慧,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的摇篮[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Z3期

9 侯健;;力学与交叉学科发展的探讨[J];天中学刊;2006年02期

10 金薇吟;;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及其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洁;;对交叉学科的探讨与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绪宗刚;;交叉学科的一般系统论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发展交叉学科 培养创新人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陈传宝;;建设交叉学科 培养创新人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郑玉荣;韩鸿宾;;医学院校交叉学科的管理实践及成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任露泉;刘燕;李建桥;丛茜;韩志武;;仿生学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教育[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刘小杰;黄松;赵洋;;交叉学科稿件的初审判定[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8 刘仲林;程妍;;“交叉学科”门类学位点设置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徐琴;;关于交叉学科的概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李因武;李建桥;韩志武;;工程仿生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庆环;重点考查学生交叉学科创新潜质[N];光明日报;2013年

2 姜澎;复旦试行交叉学科学位评定[N];文汇报;2008年

3 唐明;交叉学科的创新魅力[N];解放军报;2000年

4 郑文涛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以制度创新引领交叉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于玉林 天津财经大学;刨新和发展会计交叉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商报记者 孙珏;交叉学科:教材开发新契机[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广禄 吴楠;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陈莹;优化专业配置 覆盖交叉学科[N];科技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张清俐;破除人才培养瓶颈 开垦交叉学科沃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记者杨维汉;大力发展交叉学科[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海涛;NBIC融合技术与交叉学科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锋;一流大学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金薇吟;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伍红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王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学科申请项目评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汤方霄;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本科人才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宋雷;外语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陈晓兰;高校交叉学科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初探[D];厦门大学;2014年

10 张师童;艺术与科学、哲学相交融实现创新的可能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0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30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