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
本文关键词: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
【摘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本质观和发展观。遵从外部逻辑、实现外在目的、受外部需要操控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外延式发展;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以此为考察视角,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总体上是一部外延式发展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以内涵式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以学术为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致力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外延式发展 内涵式发展 价值革命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笔者曾在《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一文中写道:“内涵式发展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和质量观,也是科学的高等教育本质观和价值观。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1]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是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2 潘懋元;;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在第二次全国大学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J];教育评论;1989年01期
3 张应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4 刘振天;;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06期
5 李包庚;周康林;;论“中国梦”视域下的人民主体地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玲;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英才培养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林金辉;大家风范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启示——学习教育部对潘懋元先生评价的体会[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晓琴;;高等教育课程适切性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常素巧;齐丽红;邹爱荣;;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性障碍及政策建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张旺;世纪之交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8 陈超,郄海霞;西方大学拓展交往功能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子江;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蒋洪池;;21世纪美国大学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国柱;罗勇;;特区大学能否“杀出一条血路”——知识分子与大学的现代性悖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李东;季振洲;史先俊;刘松波;;“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及其在“计算机组成技术”课中的应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李碧虹;;政府在高等教育融资中职责转变的原因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晓光;董维春;;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初探[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胥辉;姚孟春;;从大学的组织特征看学术权力张扬的现实价值[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姚孟春;胥辉;;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破解“三个难题”[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汪洋;;学术权利的生成逻辑问题研究[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兰旗;中国高校筹资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修丽娟;高校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欢;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政府与市场双重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刘行;高校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的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花蕊;高校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展立新;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4 陈权;;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及其治理[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5期
5 蔡宗模;毛亚庆;;高等教育全球化:逻辑与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6 张应强;;从完善大学制度来抓高等教育质量[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5期
7 王一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一杆标尺和一张路线图[J];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05期
8 刘云山;;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1年16期
9 王伟光;;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J];求是;2013年03期
10 郑雁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J];学术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嘉波;[N];光明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诚;;辽宁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关于锦州市四所高校调研报告[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2 张梁平;;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J];软科学;2007年03期
3 雷芳;;对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2期
4 周德玉;;试论中小学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张体勤;;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J];理论学习;2007年11期
6 杨雪梅;樊继轩;;关于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郝翔;储祖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11期
8 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9 姜万祥;刘晓丽;;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企业内涵式发展能力[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欧阳恩剑;;浅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特点及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群;;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2 宋冬梅;;特色立校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3 刘界平;;追寻教育本真 走内涵式学校发展之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4 丁金英;;区域性农业中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岳世珠;;走内涵式发展,做最好的自己[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朱成良;;构建四大支柱,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杨勇;;深化高校学报改革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倪群;;机电一体组教师在光启创新基地活动中自身成长途径的探索[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郑纳新;;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专业化出版集团初探[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10 何代国;;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名校 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德智 翟永明;焦作市分行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N];粮油市场报;2010年
2 吴越;内涵式发展诉求下的天津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冯根深;船舶工艺所:统一认识 谋求内涵式发展[N];中国船舶报;2011年
4 安塞县王窑乡中心小学 尉蔚;学校内涵式发展是“人”的发展[N];延安日报;2011年
5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孙秋华;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6 吉林大学校长 李元元;深入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3年
7 山西医科大学纪委书记、教授 顾昭明;密切联系师生实际 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N];山西日报;2013年
8 驻站记者高传开、特约记者卢佳庭;广西总队谋划工作聚焦内涵式发展[N];人民武警报;2012年
9 龚兴;强调内涵式发展 苗圩出席南航60岁庆生[N];中国工业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旭晓;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凯;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苗花;广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式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蔡晓宇;出版社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4 包淑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文亮;中国内涵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薄涛;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定位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宁业勤;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的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8 熊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依据及战略重点[D];湖南大学;2008年
9 闵敏;长株潭两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龙美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之检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0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3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