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
【摘要】:回顾和总结了海南大学在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包括推进法律硕士培养与司法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法律硕士培养的积极性;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分类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估机制。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关键词】: 法律硕士 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
【基金】:2013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编号:Hjjg2013-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2
【正文快照】: 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对于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缺乏相应的法律工作经验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而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中,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为 了构建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海南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崇敏;邓和军;;论地方综合性高校法学专业互惠式实习机制——以海南大学法学院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06期
2 冀祥德;;论中国法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必要——从以培养法学硕士为主转向以法律硕士为主[J];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伊卫风;;美国法律教育的批评及超越[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2 贺志军;袁艳霞;;论法学本科教学的三个维度和课堂模式——从与司法考试相衔接切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韩涛;;法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基于沈阳师范大学法学实践教育改革案例研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学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赤风;当代德国法学教育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2 徐卫东;;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三十年发展回顾[J];当代法学;2008年01期
3 冀祥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法学;2011年12期
4 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12期
5 冀祥德;;论法学教育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J];法学论坛;2011年05期
6 刘毅;张陈果;;德国法学教育访谈[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3期
7 曹义孙;;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院校转型下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新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S1期
2 张伟伟;杨兴权;;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11期
3 宋平;杨连茂;甄良;丁雪梅;;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3期
4 黄海峰;;大力发展西部地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2期
5 王媛;王守清;;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J];项目管理技术;2008年05期
6 黄晓晶;蔡志宇;陈江;;加强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7期
7 沈爱华;;论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8 翟怀远;陈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9 陈闻;王现彬;;省属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昌幸;于晓飞;王汉江;;提高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手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蔡亮;张小松;杜垲;李舒宏;;创建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贺琼;罗谦;陈红;;风景园林教学中的社会化交流培养体系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7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阮源萍;章慧;;强化研究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介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闫海生;北化大研究生教育“两手”皆过硬[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尚实;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服务发展能力[N];安徽日报;2010年
3 张晓晶;山东政协委员直言研究生教育四大弊[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7 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吴本厦 口述 国务院学位办 欧百钢 整理 原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 张酉水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 沈友益 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局长 王民栋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龙正中;深切缅怀黄辛白同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9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于芬;对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靳勇;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的经纪人管理与培养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2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31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3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