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微时代下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3:23

  本文关键词:微时代下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时代 主体间性 高校德育 重构


【摘要】:由微博和微信定义的微时代重构了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发生的境域。微时代下师生本真关系的结构性变革,非同质化的"微"教育,合手段与合目的时代要求,导引出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历史必然性。为把必然性转化为现实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进驻微博和微信,改变"失语"状态,生产"微语";实现"微言"与"大义"的对接,发挥学生的"长尾"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达到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最高级,实现高校德育目的的最终达成。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微时代 主体间性 高校德育 重构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一、微时代:高校德育的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的境域“微”直接说来就是指生活在现实中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作为主体而非客体的人,单个人是“微”的最小单位,无数“微”“主体—主体”关系合成了微时代,这为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重构提供了技术基因,提供了境域的技术可能性。微时代的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2 胡恒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的构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常婧;;科技—政治的自由僭越及其自组织过程[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10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志杰;上海市小学3-5年级体育教育健康促进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焉晶;中小学校长变革型领导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庆丰;改革开放进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服力初探[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黄河卫;西方人眼中完美的中国形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7期

2 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88年11期

3 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4年04期

4 郭于华;社会变迁中的儿童食品与文化传承[J];社会学研究;1998年01期

5 李冬莉;简评典型组讨论方法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98年01期

6 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涵及其体系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丁丁;自选择与学术的民间性[J];IT经理世界;2004年10期

2 ;大学教育的两面性[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3 ;有备无患话留学[J];职业;2001年03期

4 刘庆林;关于高校教材管理工作[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S1期

5 陈建国;浅析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主客观因素[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胡清华;论服务质量是高校食堂的生命[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李志平;高等教育质量基本特征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11期

8 程启秀,王虹敏,王晓丹;三峡地区某高校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6期

9 丰新勃;高校教材管理特点浅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6年S1期

10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信息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本文编号:860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0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