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难

发布时间:2017-09-16 10:25

  本文关键词: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难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衡 产业结构 高校扩招


【摘要】:自20世纪末高等学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招生人数呈井喷式增长,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也呈下降趋势。以此为背景,"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知识无用论"等成为热门话题,不少人因此对大学扩招提出非议和责难。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并非总量供给过度,而是高等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对策在于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以激活对高端人才的内在需求。中国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放松对高端产业的管制,释放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仍应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以引领创新。同时应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使人才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均衡,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衡 产业结构 高校扩招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G030005)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C35007) 浙江省社科规划基金(12JDLB01Z、13ZJQN039YB)的研究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劳动者全生命周期的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及应用示范”(2013BAH10F02)的资助
【分类号】:F249.2;G647.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攀升,氋校招生规模从1999年到2010年扩张了4倍,相当于此前22年(1978-1999年)的增幅(图1),高校毕业生人数也从2000年的100万人增加到2013年 的699万人。毫无疑问,扩招政策实施几年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书祥;曾国彪;;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J];经济学家;2010年04期

2 邢春冰;李实;;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3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4 吴要武;赵泉;;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经济研究;2010年09期

5 胡鞍钢;盛欣;;技术进步对中国青年城镇就业的影响——基于1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6 李强;“脑体倒挂”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J];社会学研究;1996年06期

7 齐建国;中国总量就业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2期

8 叶仁荪;王光栋;王雷;;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技术进步路线的选择——基于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9 朱轶;熊思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隆;王淑芳;范红霞;;科技进步对我国陆地黄瓜种植贡献率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 刘泽云;;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几个方法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1期

3 刘泽云;;教育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构效应和价格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陈永华;;对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成因与对策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刘浩宇;;基于OSL估计的中国技术进步就业效应实证研究[J];财经界;2010年03期

6 刘维奇;;技术变迁与城市化:理论与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9年11期

7 谢周亮;;家庭背景、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差异[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8 靳卫东;何丽;;我国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9 叶明霞;陈锦华;熊一鹏;;中国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潜力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10 王小龙;兰永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及财政政策含义[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申涛;和荣;楚文杰;周晓娜;;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微观分析——对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计[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张智勇;;再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张云武;;中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刘维奇;;技术变迁对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徐舒;;劳动力市场歧视与高校扩招的影响——基于信号博弈模型的结构估计[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邢春冰;李实;;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8 钟仁耀;;科技进步对上海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产业分类为视角[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刘霁雯;我国居民收入与国内旅游消费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8 郑震;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肖海姣;辽宁省宏观经济投资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春燕;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朱璐璐;制造业外来务工人员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敏;从Kuzenets倒U曲线出发的上海市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栋栋;我国中低端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桑操;我国教育回报水平的估算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秀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鹏;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教荣;初次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胡鞍钢 ,孟健军 ,程永宏 ,杨韵新;入世后我国的劳动就业[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2期

3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4 陈凯;;服务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相关关系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07期

5 冯泰文;孙林岩;何哲;;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投资冲击与全要素生产率冲击[J];管理世界;2004年07期

7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8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陈成文;汪希;;就业储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10 王效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急性对策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国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10期

2 1980;;晒招工 结构性失衡中的尴尬岁月[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年05期

3 任条娟;费菊瑛;;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衡问题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陈小芳;;劳动力已出现结构性失衡[J];沪港经济;2008年08期

5 尹玉玲,王莉;论政府教育投资的结构性失衡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年09期

6 王玉才;;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年02期

7 项本武,夏庆利;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要素市场结构性失衡与调整[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杨世文;周桂荣;;FDI与我国劳动力结构性失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4期

9 郭远爱;;透析中小企业倒闭根源及应对措施[J];南方论刊;2011年10期

10 李凡;;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渠道阻塞的重要成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从高考弃考现象看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结构性失衡与战略技术联盟——资源配置视角中的科技成果产业化[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斌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疲弱反映结构性失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2 记者 蓝之馨 实习记者 宋雅博;人才扎堆北上广深 就业结构性失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龚立群;我国外贸结构性失衡亟待改善[N];人民政协报;2012年

4 安邦咨询首席经济研究员 陈功;中国社会融资体系面临结构性失衡[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5 翁清雄(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大学生延缓选专业有利于就业[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国泰君安期货 周小球;结构性失衡利好糖价[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记者 顾荣;2亿元贷款支持大学生创业[N];西安日报;2014年

8 华泰证券;房地产行业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俞巧云 吕妍;大学生就业出现供求结构性失衡[N];新华日报;2005年

10 ;调整压力来自结构性失衡[N];上海证券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金杨;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8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