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06:39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 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


【摘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提供了精神的基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开放、包容与法治等多元文化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多元文化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成为当代中国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从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概念界定入手,阐明了多元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含义,着重分析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辩证的分析了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在肯定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指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并将这些挑战具体的概括为政治信仰、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三个主要的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借鉴国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水平、增强理想信念教育、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多元文化 大学生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选题的由来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5
  • 1.4 创新与不足15-16
  • 1.5 文献与术语16
  • 1.6 结构安排16-18
  • 2.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18-25
  • 2.1 多元文化20-22
  • 2.1.1 多元文化的内涵20-21
  • 2.1.2 多元文化的特点21-22
  • 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22-25
  • 2.2.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22-23
  • 2.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23-25
  •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25-30
  • 3.1 多元文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机遇25-27
  • 3.1.1 多元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开放的视野25-26
  • 3.1.2 多元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境界26
  • 3.1.3 多元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26-27
  • 3.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挑战27-30
  • 3.2.1 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冲突不断加剧28
  • 3.2.2 多元文化使大学生行为方式趋向多元化28-29
  • 3.2.3 多元文化使大学生心理状况面临巨大的冲击29-30
  • 4.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30-34
  • 4.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信仰意识淡薄30-31
  • 4.1.1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政治信仰30
  • 4.1.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冲击30-31
  • 4.2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理想缺失31-32
  • 4.2.1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社会理想31
  • 4.2.2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理想日渐弱化31-32
  • 4.3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转变32-34
  • 4.3.1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价值取向32
  • 4.3.2 多元文化背景下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价值取向转变32-34
  • 5.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分析34-41
  • 5.1 建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体系34-35
  • 5.1.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34-35
  • 5.1.2 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35
  • 5.2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35-36
  • 5.2.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职业规划的结合35-36
  • 5.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增强社会理想教育36
  • 5.3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36-37
  • 5.3.1 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36-37
  • 5.3.2 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和空间37
  • 5.4 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水平37-38
  • 5.4.1 典型范例与理论教育的结合37-38
  • 5.4.2 行为规范的具体实施与引导38
  • 5.5 营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38-41
  • 5.5.1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红色主旋律文化38-39
  • 5.5.2 促进学生社团的丰富和发展39-41
  • 结语41-44
  • 参考文献44-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46-47
  • 致谢47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马峰成;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9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游红武;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探源[D];暨南大学;2000年

10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867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7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e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