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综合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因受社会综合因素影响,高校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并呈逐年上升态势,这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群体性事件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高校应从多方入手加强对群体性事件的综合治理。可从构建多元共治的维稳机制、创新协商对话的解决机制、完善应对危机的处理机制、强化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教育机制等四方面不断完善高校综合治理机制。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高校 群体性事件 治理 机制
【基金】:安徽大学211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体系研究”(SKQN1010) 2014-2015年安徽大学学生工作专项研究课题“新时期高校群体性事件综合治理机制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13CSH047)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和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正逐年呈上升态势。中国社科院法学院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中指出: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期间,发生在中国境内、规模在百人以上的群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珍;;我党加强公共危机治理能力建设的进程及经验[J];理论探索;2010年05期
2 乔治·M.瓦拉德兹,何莉;协商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3期
3 高洪贵;;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与机制重构——以协商民主理论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前程;林奇富;;协商民主与政治参与——一种重要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力东;;从协商政治到协商民主——基于政治发展维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房亚明;刘国建;;宪政视阈下协商民主的制度建构[J];长白学刊;2009年04期
4 罗学莉;;协商民主:农村民主和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以襄樊市柿铺街道办事处F村为例[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5 孙百亮;;生态治理理念创新与城市和谐社区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侯莎莎;;基于协商民主的和谐社会建设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汪庆红;;“依法治校”视野中的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钦朋;;协商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陈云云;;协商民主视阈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J];创新;2010年06期
10 高轩;;协商民主与构建和谐社会[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衡霞;;农地流转中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姜晓萍;;统筹城乡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四川成都市为案例[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3 胡建华;;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下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完善[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2 汪玮;转型期中国乡镇民主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高勇泽;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庞超;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姚得峰;当代西方审议民主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孙琼欢;派系竞争:村庄治理的隐秘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岳佩;协商民主视角下中国公共项目听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侯云芳;国有企业改制后的职工参与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锐;中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加辉;实践人本主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价值构建的路向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赵海军;范式的输入与原创:中国政治学学术概念的理论发展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李惜春;民主集中制:公共治理共识形成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邬宗明;协商民主的优势及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小明;从SARS事件看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机制设计[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玉华;;实现公民本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J];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3 李思然;;当代西方政治理论中的协商民主[J];行政论坛;2007年01期
4 王佃利 ,沈荣华;城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8期
5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鑫;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中的公共决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星亮;张之光;;依法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泽照;;和谐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政治解读[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王精忠;;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及处理原则[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7期
4 李鹃;;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9期
5 吴伯奎;;略论新形势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樊金山;;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实然分析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8 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9 刘影;鄢琳;;对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7年S2期
10 胡晓登;陈秀珍;;西部地区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机理探讨与预防消解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867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67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