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的性别隔离现象分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的性别隔离现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力市场 性别差距 学科专业隔离 职业分层
【摘要】:高等教育阶段是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最紧密的阶段,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直接决定了人们日后所从事的职业。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女性倾向于选择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倾向于选择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男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收入往往高于女性密集型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导致职业性别隔离和职业分层,改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状况有助于解决性别收入差距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性别差距 学科专业隔离 职业分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2YJA88001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712
【正文快照】: 吉登斯(Antong Giddens)在论述全球化的影响时指出,“全球化正在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妇女正在要求比过去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大量的妇女正在加入劳动力大军之中。”[1]在劳动力市场领域,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业领域,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凯丰;;高校学生专业选择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北京大学调查数据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闫超;;公共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的执行主体因素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向俊杰;;农民的进城务工经历与其对村委会满意度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4 林婷;权威与秩序——对于中间组织缺失与整合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宇青;温新荣;;试论人的现代化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6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绪敖;;论理性官僚制及其反思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曾爱平;;摩洛哥阿拉维君主制统治合法性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4期
9 韩志斌;;利比亚政治危机的历史探溯[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2年02期
10 陈端洪;;人民必得出场——卢梭官民矛盾论的哲学图式与人民制宪权理论[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长隽;胡劲松;;论大学章程制定主体[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贺涌;;对韦伯关于资本主义以前西方经济史的一个概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俊俊;;“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何东霞;;法经济学——一个法律的经济效率视角[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许建明;刘伟平;;制度性腐败的政治学[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9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明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资本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毛佳怡;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玄;马基雅维利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宪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夏远航;作为经济法起源的经济合作契约之解释[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文;地方政府政务公开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波;天国的世俗关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坚;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公信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2 郭石明;专业内涵及其与学科、课程的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各地劳动力市场网站网址名录[J];中国就业;2003年07期
2 樊辉;;从构成角度研究劳动力市场[J];改革与开放;2003年09期
3 翟志刚;;建筑业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及对技能人才的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1期
4 刘丽;李咏梅;;浅谈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胡剑萍;;德美两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干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5期
6 韩玉成;李丁;;对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和思考[J];华商;2008年03期
7 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年03期
8 孙妍;;从实际失业率看我国行业劳动力市场买方垄断[J];经济导刊;2010年06期
9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个体生涯:一项比较研究》出版[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33期
10 宫希魁;再论开放劳动力市场问题[J];求是学刊;199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丽;;北京、上海劳动力市场的“本-外”分割:现状、归因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建国;;关于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思考[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纪新青;宋明爽;康维波;;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及就业制度改革中的政府干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翁光兰;;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劳动力市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荣;;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全国大一统[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钟甫宁;何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扩大就业机会、统一劳动力市场[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7 赖德胜;;建立企业家市场[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尚长风;殷国玺;;不同成因的城乡失业及治理[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9 丁立宏;王静;;建立北京市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来淼;;加快鹰潭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几点意见[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风;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要适应市场发展[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贾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及对策[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周倜;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王岩;对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立法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5年
5 记者 刘茜;广州劳动力市场将信息化[N];经济参考报;2000年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 张丽宾;劳动力市场运行渐入快车道[N];经济日报;2002年
7 周萌;欧盟6国将向新成员开放劳动力市场[N];国际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莹波;劳动力市场女性比男性更受欢迎[N];桂林日报;2007年
9 王建威;劳动力市场秩序规范需过“三道坎”[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陈建中 李玉梅;我市首次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N];金昌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永照;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分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冯冰;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D];南开大学;2012年
4 杨红彦;汇率、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劳动力市场调整[D];南开大学;2012年
5 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不平等[D];上海大学;2008年
6 孙妍;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解析[D];西北大学;2010年
7 邱红;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晋利珍;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分割与工资决定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青龙;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歆琳;京沪铁路对沿线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夏晓文;试析欧盟东扩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李随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规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祖杰;我国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叶碧英;当代英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郑宏涛;解雇补偿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辉;劳动力市场扭曲背景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9 金春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劳动力市场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10 左志博;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0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2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