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6:09
本文关键词:接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是施教活动与受教活动的结合,而且是灌输教育与接受教育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受接受状况的影响。接受理论是教育学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用这一工具研究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主体的关注与日俱增,用接受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而且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是实现有效接受的重要保证。 本文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站在接受者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围绕如何提高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目的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有所借鉴,这对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主题,共分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了接受理论的内涵和特征。首先对接受的内涵做出界定,归纳性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和特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析了接受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 第三部分重点梳理和分析了接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表现:受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者素质能力不高;教材内容脱离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弱化。原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路径的多样化和社会主流观念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接受客体的稳定性与社会现实的多变性的矛盾;接受中介的单一性与接受主体选择的自主性的矛盾;接受主体与传授主体之间的矛盾等。 第四部分提出接受理论视角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包括提升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丰富传授主体的思想经验、整合接受客体的教学内容和构建合力的接受环境等。
【关键词】:接受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 引言8-11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8
- (二) 文献综述8-9
- (三) 研究方法9-11
- 二、 接受理论的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征11-16
- (一) 接受理论的内涵11-13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特征13-14
- (三) 接受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意义14-16
- 三、 接受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表现及原因16-21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表现16-19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19-21
- 四、 接受理论视角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21-29
- (一) 提升接受主体的接受能力21-22
- (二) 丰富传授主体的思想经验22-24
- (三) 整合接受客体的教学内容24-26
- (四) 构建合力的接受环境26-29
- 五、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3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奎;张博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邓泽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3 冯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及其研究意义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2期
4 刘隆;;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殷志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及其研究意义探究[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6 骆琼;吴翠珍;李长真;;论接受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导刊;2011年01期
7 王海平,孙其兴;接受理论研究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邓晨光;郝忠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闫华;孙莉;;接受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张云胜;辩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接受主体性[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949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4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