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18:20

  本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政课教师 “四真”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能否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本文在论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四真”建设历程的基础上,调查了南京市170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四真”现状,发现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深入、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不能完全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真”的原因则在于市场经济逐利性和功利性的影响、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影响、理论与现实的差距、部分高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进取心不强、主动性不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激励为主的原则,从国家社会、高校、教师个人这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的路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政课教师 “四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一、 研究背景12-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7
  • 一、 研究思路14-15
  • 二、 研究方法15
  • 三、 研究可行性分析15
  • 四、 创新点与不足15-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5
  • 第一节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17-21
  • 一、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历程的研究17-18
  • 二、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经验的研究18
  • 三、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18-20
  • 四、 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的研究20-21
  • 第二节 关于“四真”的相关研究21-23
  • 一、 “四真”的主体21
  • 二、 “四真”的客体21-22
  • 三、 “四真”的内涵22
  • 四、 真学、真懂、真信与真用之间的关系22-23
  • 第三节 关于将高校思政教师与“四真”相结合的研究23-25
  • 第三章 核心概念及研究依据25-36
  • 第一节 核心概念25-32
  • 一、 科学发展观25-27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7-28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8-30
  • 四、 “四真”30-32
  •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的必要性32-36
  • 一、 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四真”32-33
  • 二、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33-34
  • 三、 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34-36
  •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6-51
  •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建设历程36-39
  • 一、 着重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36-37
  • 二、 提出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定信仰37-38
  • 三、 要求思政课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8
  • 四、 明确提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38-39
  •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存在的问题39-46
  • 一、 不注重学习,学习时间较少41-42
  • 二、 科研水平不高,科研动机不明确42-45
  •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45
  • 四、 不能理论联系实际45-46
  • 第三节 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的因素46-51
  • 一、 社会大环境因素46-47
  • 二、 高校小环境因素47-48
  • 三、 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因素48-51
  •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的路径51-59
  • 第一节 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的基本原则51-52
  • 一、 以人为本原则51
  •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51-52
  • 三、 激励为主原则52
  • 第二节 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四真”的路径52-59
  • 一、 统筹协调政府社会力量52-53
  • 二、 完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53-57
  • 三、 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自我发展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附录65-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都;;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要点探讨[J];才智;2014年21期

2 吴小娜;;初探专升本院校思政课教师工作转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3 张美珍;田朝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4 陈志兴;董伟武;;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素养建设[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5 于红;;加强高职学生入党培养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6 客洪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7 袁继道;;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责任[J];世纪桥;2012年03期

8 杨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01期

9 戴春平;;当代大学生生活社会化实现的保障——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蔺建英;;浅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J];学理论;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琼;杨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工业大学思政部 陈石松;树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自信”[N];安徽日报;2013年

2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贾凤姿;加强自身修养 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N];大连日报;2010年

3 执笔人 任蕾 鲍莉炜 郑端 蒋旭东 查朱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记者 宗河;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北京建筑大学思政教学部 秦立富;同青年携手 与改革同行[N];光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杨晨光;走出书斋 了解国情 坚定信念[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章仙踪;湖南财院万名学生搭上“日记列车”[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宁组;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N];宁夏日报;2012年

9 查朱和;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推选揭晓[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记者 唐景莉邋通讯员 周密;宁波大学思政课教师上课前先调研[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2 周川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四真”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3 魏雅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意识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49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49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