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大学生同学关系疏离的普遍性

发布时间:2017-10-01 11:27

  本文关键词:论大学生同学关系疏离的普遍性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关系疏离 社会关系断裂 社会失范 通识教育


【摘要】:大学生群体的同学关系呈现出日渐疏离的趋势,这种疏离状况具有普遍性,并不受性别、年级、年龄、生源地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同学关系疏离的普遍性状况,实质上是当前社会关系普遍断裂的一个表现。而社会关系的普遍断裂正是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大学生同学关系的普遍疏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失范的普遍性,高校存在的普遍性疏离的危机问题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识教育可以成为化解普遍性疏离的重要渠道。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关系疏离 社会关系断裂 社会失范 通识教育
【分类号】:G645.5
【正文快照】: 近来,围绕复旦大学投毒案及相关的高校恶性事件所展开的一系列报道,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大学生同学关系的普遍关注,人们在对类似的极端事件表示同情、忧虑的同时,也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一些不同的归因。比如:有人将这类事件归因于个人心理问题,并将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归结到个人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少军;;大学生和谐同学关系建立策略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年26期

2 陈锐;黄生学;;大学生同学关系的调适[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刘学伶;白仲航;张慧敏;田丽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试与改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7期

4 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理性·反理性·非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2 王学谦,张福贵;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斯霞;试析马克思关于社会变革的理论及其时代意义[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5 包福存;李辉山;;“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李兵;生育行动的结构[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蔡路;;低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基于武汉科技大学部分低年级学生的调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8 卢学英;;价值多元主义与法律整合[J];研究生法学;1999年04期

9 卢学英;;网络表达对民主的践行与间离[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10 邱本;;论经济法对法律方法的创新[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建和;张泉;;构建建筑师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一种类型学的解决方案[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贤润;;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融合:对行动—结构—功能的总结与尝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卫忠;申海平;韩冰;刘莹;陈素萍;;公众依托网络监督政府研究[A];201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10年

6 邓集文;;健全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的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创新的借鉴与路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9 缪青;;社会和谐·公民文化·公民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林颖;吴鼎铭;;网络集体行动研究的多元逻辑与范式变迁[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4 高娟;责任政府导向下的政府回应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阎建军;长期利润模型及其在养老基金参与公司治理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丁四海;哲学视野中的个人崇拜[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张富良;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9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我不只是接班人——家族企业继承人对企业传承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窦帅;我国政府诚信的法律制度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蒋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视野下的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林宝煌;涂尔干社会学论域下道德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5 赵琪;列斐伏尔的经济增长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青;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龚民;大理高兴村宗教文化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管牧;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侦查谋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张耀宇;新闻报道犯罪成因及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樊燕敏;对古典社会学物化社会观的解构与重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生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治库;现代人际关系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9期

3 杜运伟;;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袁楠;黄晓武;;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究[J];网络财富;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艳英;;本期话题:如何引导小学生处理异性同学关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年11期

2 佚名;;改善你和同学关系的七大招[J];学生之友(初中版)(金视野);2007年07期

3 宫昕;;约会心姐姐[J];人生十六七;2004年12期

4 孙云晓,蒋凌妮;让孩子学会交朋友[J];少年儿童研究;2001年06期

5 程赞红;;沿海地区高中生同学关系行为困扰现状调查分析及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3期

6 ;该怎样处理好同学关系?[J];孩子天地;2005年01期

7 许琨;培训产生“新同学关系”[J];现代企业教育;2004年11期

8 王芳;;异性间有没有真正的友谊[J];人生十六七;2005年08期

9 ;哥迷fans聊吧[J];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05年04期

10 刘守旗;;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J];班主任;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建维;郑钢;刘锋;;中学生同学关系对情绪影响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高湘萍;崔丽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模式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调查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 卢国显;流动儿童离城市还有多远?[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刊记者 杨祖继;和谐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N];成都日报;2006年

3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许建阳;别用补偿心态对待单亲孩子[N];健康时报;2006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薇薇;大学同学关系是不是“病”了[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周波;我市启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N];成都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冯振堂;以积极心态走成才之路[N];长治日报;2007年

7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沂堂镇东迷龙村主任助理 王明哲;角色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N];新农村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毛帽;高校如何应对学生校外租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慕海燕;校园代办:您说话我跑腿[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永清县韩村寄宿小学 卢玉芳;怎样才能写好学生的操行评语[N];廊坊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旭芬;北京市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校园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炳传;体育锻炼与中学生乐观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3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53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