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发布时间:2017-10-03 17:48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实效性 原因 路径探析


【摘要】:继2005年实施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来,就基本确定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所有课程框架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校“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接受的四门课程中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作为大学生跨入大学后需要接受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十分重要,高校“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所担负重任就在于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随着新课改的开展与实施,截止目前,统编后的新教材已经在全国各高校施行八年有余,因此,“基础”课教学不仅需要紧跟步伐,及时顺应新课改,,挑战发展新形势,同时,它还必须要不断提高和增强其自身的教学实效性。诚然,在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已经开始引起重要和必要的关注,因此,研究和探析高校“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这一研究课题,它不仅能够使得高校“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实现,同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可以提供相应的参考,对于丰富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式方法等也大有毗益。本文通过“基础”的历史渊源、“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含义与意义、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现状调查、分析影响高校“基础”课实效性的原因等开展探讨性的行文,最后提出增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的对策和建议。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课的概述,这一部分里主要回顾了“基础”课的历史渊源,包括我们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近代思想道德教育、现代思想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及“基础”课的正式诞生。在本部分里,同时对“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含义与意义等进行了界定与价值研究。 第二部分:是对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进行调查。在这一部分里,对当下的“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现状,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与解说。对当下“基础”课教学取得的一些成效与以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也对当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相关的总结。 第三部分:对影响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时进行了原因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为宏观层面,即整个世界状况、中观层面,即中国所面临的现实状况、以及微观层面,即从大学生最贴近的生活环境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第四部分:该部分对增强高校“基础”课实效性相关方法进行了探析。包括改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环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措施和对教师人格魅力提升方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实效性 原因 路径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6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9-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三、本研究的特色(方法)与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关于“基础”课的一些概述16-30
  • 第一节 “基础”课的历史渊源16-27
  • 一、我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16-20
  • 二、 我国近代的思想道德教育20-26
  • 三、 我国现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基础”课的正式诞生26-27
  • 第二节 “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含义与意义27-30
  • 一、“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含义27-28
  • 二、 加强“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意义28-30
  • 第二章 高校“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现状调查30-35
  • 第一节 “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成效30-32
  • 一、“基础”课的政治导向地位30-31
  • 二、“基础”课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31
  • 三、“基础”课对学生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作用31-32
  • 第二节 “基础”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32-35
  • 一、部分大学生对“基础”课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兴趣不是很浓2832
  • 二、部分大学生学习消极被动,听课率不高32-33
  • 三、“基础”课对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实效不强2933-35
  • 第三章 影响高校“基础”课实效性的原因35-51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原因分析35-39
  • 一、处于大变化的中的世界35-36
  • 二、文化间碰撞与冲击36-37
  • 三、网络时代带来的挑战37-39
  • 第二节 中观层面39-43
  • 一、处于大变革中的中国39-40
  • 二、传统道德受大众文化解构作用40-41
  • 三、法制观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41-42
  • 四、道德法制教育效果受现实社会的消解42-43
  • 第三节 微观层面43-51
  •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殊个性43-45
  • 二、教师人格教育价值出现的弱化现象45-46
  • 三、滞后的道德法制教育观念现象46-47
  • 四、陈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47-48
  • 五、薄弱的实践教学环节48-51
  • 第四章 增强高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51-66
  • 第一节 改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环境51-54
  • 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需要加强和完善51-52
  • 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法制建设需要加强和完善52-53
  • 三、采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式53-54
  • 第二节 采用教学内容及方法的优化方式54-59
  •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完善54-56
  • 二、教学模式要具有创新性56-57
  • 三、教学方法改进和提升57-58
  • 四、实践教学的重视与强化58-59
  • 第三节 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59-66
  • 一、全新教育理论的树立60-61
  • 二、理论素养的不断提升61-62
  • 三、提升教学技能62-63
  • 四、垂范作用的重视与发挥63
  • 五、不断的积累和丰富人生经验63-64
  • 六、要对大学生有亲和力64-66
  • 结语66-67
  • 参考文献67-69
  • 后记69-70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杜兰晓;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季冬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黄谋琛;社会规则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亢言可;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鞠伯蕾;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3 徐杨巧;建设美丽中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5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65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