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走出大学人文教育之困——知识转型视角下MOOC模式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7-10-05 19:20

  本文关键词:走出大学人文教育之困——知识转型视角下MOOC模式的兴起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 人文教育 MOOC


【摘要】:知识是大学的根本性材料,课程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两者作用的基础性决定其在教育角色中的重要性。知识与课程层面的视角回归是我们实现大学人文教育复兴的合理性需求。现行资本知识的"外取"性质是桎梏当今人文教育发展的深层困境,而以平等、交流、民主为重点的协商知识的勃然兴起则为人文教育的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伴随着从"重功利"到"重交流"的知识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教学者和学习环境各种要素在开放的平台中相互适应,并呈现出生态性生成过程、非结构化课程内容与互动性生成方式等特征的MOOC模式,不但迎合了协商知识的基本主题,更能使学习者自主靠近学习与教育的本源性快乐,故此为大学人文教育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个可能且有力的支点。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大学 人文教育 MOOC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研究”(编号:12BKS07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0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的精神的缺失,“富强”侵占了“人性”,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造成了价值理性的严重丢失,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流行更使人文精神受到了新的挤压。这不但给今日中国带来危机,更制约着未来中国的腾飞与发展。恰如一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英杰;;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学术资本主义与大学行政化的叠加作用[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谭明杰;邵培基;;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3 张汝伦 ,王晓明 ,朱学勤 ,陈思和;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J];读书;1994年03期

4 王景英,梁红梅,朱亮;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5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更生;;理解与对话:现代大学教师管理的新走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艾佳慧;;在“边缘”处感受挑战——《读书》法学类文章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4期

3 石磊;浅论法律教育的人文价值[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4 朱立元;孙士聪;刘凯;;试论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的大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韩敏;文化研究与知识分子角色的转型[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邢思珍,蔡清吉;基于理解的研究性学习[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郭艳;守望中的自我确认——张炜小说论[J];当代文坛;2001年01期

8 杨位俭;;民间的诗学——陈思和学术理想的一种读解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9 詹玲;;启蒙精神的坚守之路: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研究——王晓明研究思想述评[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1期

10 谢安邦;侯定凯;汪婧莉;顾玲玲;;走向多元、综合的教师评价——当前我国教师评价研究述评[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蔚磊;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吴琼;“理解”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陈军科;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程波;先锋及其语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民;论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圣传;文化诗学本土性探源[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3 刘梦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狄明艳;论迟子建小说的人文精神[D];延边大学;2011年

5 米锦平;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萧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媒与人文精神[D];四川大学;2003年

7 魏鑫;教师反思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汪杨;“飘”年代的强势话语—从池莉、林白的小说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D];安徽大学;2004年

9 张成武;我国新时期教师评价的制度化历程、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会;当代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D];新疆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项聪,骆雪超;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3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孙众;马玉慧;;课堂教学视频的力量——网络时代教师群体学习的新渠道[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6 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王晓晨;赵姝;龚朝花;;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7 于莉;;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年08期

8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9 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参与式学习文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5期

10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君;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赵应生;;人文精神视野下的大学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3 蒋晓珊;;论大学的人文教育[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4 齐炳忠,汤寿珩;论大学的人文教育[J];经济师;2003年03期

5 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李丽霞;对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7 王海升;;浅谈中国大学人文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期

8 陈国栋;大学人文精神的建构[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孙海瑞;;大学人文教育:理想与现实[J];理论界;2008年10期

10 张微;李启敏;;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趋势的理论思考与现实分析[J];杭州科技;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鸿灵;;再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A];2006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许纪霖;;人文教育究竟何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胡冬煦;;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4 刘海春;葛红娟;;浅论工科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教育[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祝一锋;;创建和谐社会理工院校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大中;;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李英;;高等医学院校关于人文教育的研究与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9 郑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10 吕国辉;;新世纪研究生人文教育改革框架[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文学院文科2 钟雨柔;人文教育从传统开始[N];新清华;2005年

2 本报记者 邢宇皓;人文教育:直面大学生“精神成人”[N];光明日报;2003年

3 张其亮;高校人文教育必须引入科学精神[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谢泳;大学人文教育缘何“梗塞”?[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安徽大学 张其亮;人文教育必须引入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文秀;人文教育 大学的永恒使命[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张金钟;打造人文教育新模式[N];健康报;2004年

8 甘阳;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刘琴;高校人文教育是时代潮流的呼唤[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齐齐哈尔大学 鹿琳;高等师范人文教育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础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牛金芳;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式微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妍;研究型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定位与实现途径探析[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李玲芳;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化月凡;对大学人文教育中经典阅读的理论审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蕴文;研究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8 杜娟;论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谷翡;在超越中追求完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潘福妮;中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8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78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