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当前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关键词: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当前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新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就业 市场转型 国家—市场 制度变迁 “国家回归”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深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自世纪之交起,学术界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供求分析视角和社会流动与分层视角两种,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目前研究大多关注"市场化"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结合中国制度变迁背景的考察和对市场转型的根源、机制的探讨不足。这不利于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历史处境和未来走向。基于社会变迁的现实背景与就业理论的流变,有必要把"国家"带回大学生就业研究中来。"国家回归"的视角,要求重拾历史分析与制度分析,遵循国家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一分析框架,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与国家角色转换关系中考察制度转型的逻辑,并对未来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或启示。
【作者单位】: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调研中心;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市场转型 国家—市场 制度变迁 “国家回归”
【分类号】:G647.38
【正文快照】: 世纪之交,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扩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接踵而来的是大模规的毕业生走向劳动力市场。根据教育部统计信息,2003年,首批扩招后毕业的本科生以及第二批扩招后毕业的专科生同时进入就业市场,当年的初次就业率便降至50%。2006年起当年毕业生离校时点未就业人数(工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3 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4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5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7 姚裕群;;论我国的就业形势与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Z2期
8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9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10 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宇;;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赵红;;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朱业乾,邵同尧;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支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刘家树;齐昕;;基于微笑曲线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金锦;陈蕴哲;;广东省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和对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王冰;;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袁畅彦;;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22期
10 厉春雷;;论中华老字号的消费者驱动战略[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晓华;;社会阶层分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边燕杰;程诚;;社会资本对于收入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全国八城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周玉;;性别差异:地位获得中的非制度机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简圣宇;;“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从当下房地产广告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晓辉;张t,
本文编号:988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8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