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终身学习的个体化:三个社会学视角的一个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0 15:13

  本文关键词:终身学习的个体化:三个社会学视角的一个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学视角 终身学习观 个体化 个体性 当今社会 社会视角 能动性 比较教育研究 公共空间 学习领域


【摘要】:正赵康在《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中撰文,通过比较三个社会学视角,作者认为"个体性学习"的兴起是当今社会个体化过程在终身学习领域的一个体现。虽然这种"个体性学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能动性,但也促成了"公共空间"的消退。首先,作者阐述了三种社会视角与个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 终身学习观 个体化 个体性 当今社会 社会视角 能动性 比较教育研究 公共空间 学习领域
【分类号】:G72
【正文快照】: 赵康在《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中撰文,通过比较三个社会学视角,作者认为“个体性学习”的兴起是当今社会个体化过程在终身学习领域的一个体现。虽然这种“个体性学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能动性,但也促成了“公共空间”的消退。首先,作者阐述了三种社会视角与个体性学习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霞;唐爱华;;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夏永全;;关于青年问题与成人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3期

3 谭克理;陈永辉;;传统保健体育当代传承与发展的社会学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高红波;;社会学视角中“黄色新闻”的文化功能实证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7期

5 关颖;;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06期

6 周国军;;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竞争[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7 方学军;;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年流行文化现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胡建华;;远程教育社会功能的社会学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9 黄昊然;;当代中国乡村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0期

10 陈莉;;从社会学视角透析儿童社会化偏差现象[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平;范巍;马策;;从体育社会学视角透析沈阳群众秧歌活动的演变与体育功能[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吴铎;;略论时代性与社会学——中国社会学60年[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杨扬;;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邹师;;辽宁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环境的社会学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李宁;;社会学视角下的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6 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张敦福;;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视角[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8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闫翅鲲;;社会学视角:对基层行政执法过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透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晓梅;佟子林;;探讨安乐死合法化问题的社会学视角[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莉娅 徐韬;加强党性修养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N];中国财经报;2011年

2 包毅;从社会学视角解读和谐社会的普泛性原则[N];中山日报;2005年

3 李化成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质疑专家与医学进步:医疗社会学视角的审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 姜汝祥;房价虚高的社会学解释[N];新华日报;2008年

5 郑杭生;社会学视角中的和谐社会[N];浙江日报;2007年

6 上海交大科学史系 吴燕;查尔默斯:科学边界“巡边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袁世全;情挚意深大地吟[N];安徽日报;2004年

8 王晓映;做健康的社会人[N];新华日报;2007年

9 安徽阜阳铁路学校 武宏钧;教师读书要有“五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化南;“空巢”家庭怎样管[N];中国老年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海荣;社会学视角的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崔海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非正式组织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卫华;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李丽华;转型时期群体文化和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尚涛;权力与规范[D];外交学院;2006年

8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9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参与与创造”——基与社会学视角的昆明城市当代住区开放空间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2 林振华;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琳琳;社会学视角下工业化社会企业人员科学素养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李源;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俊翔;边缘生存:“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学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袁源;基于人文社会学视角的明代家具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程坤;社会学视角下的徽州古村落保护与更新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曹义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点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9 韩蕾;社会学视角下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佟强;现代体育运动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及走势——体育社会学视角下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67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67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