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21:23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 教育收益率


【摘要】: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对经济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政府历来就重视“三农”问题,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越来越关注农村外出流动劳动力。外出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有了许多新的特点,他们是处于城市的边缘人群。这个群体是否得到妥善安排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政府和社会都要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怀与正确的引导。 自从1963年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该理论迅速发展并且获得大量的实证支持。该理论认为,人身上的人力资本是获得未来收入的源泉。据此,我们所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也是源自于他们因接受的教育和培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衡量教育和培训对他们收入的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便是教育收益率,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很多的实证研究。本文正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收益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分为5章。第1章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界定教育收益率(RORE)和新生代农民工两个相关概念,并对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进行综述;第2章对新生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对比,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第3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培训以及收入进行描述性分析;第4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1)估计教育年限以及不同性别的教育收益率。发现教育年限的教育收益率为15.1%,其中女性教育收益率(18.8%)高于男性的教育收益率(12.7%);(2)估计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收益率(小学,初中和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文盲相比,小学层次教育对收入作用不显著;高中的平均教育收益率(7.37%)高于初中教育的平均收益率(5.65%);(3)估计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收益率。与初中比,普通高中(49.7%)高于中专(30.6%),中专高于职业高中(10.6%);(4)估计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学科的教育收益率。与商科比,按大小顺序排为:理科(72.9%),医科(43.6%),工科(0),文科(-24.9%);(5)培训对农民工就业收益的影响。发现当前的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益没有显著作用。第5章对结果进行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 教育收益率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26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1章 引言7-17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7-8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
  • 1.1.3 研究目的8
  • 1.2 相关概念界定8-9
  • 1.3 文献综述9-15
  • 1.3.1 关于人力资本理论9-11
  • 1.3.2 关于教育收益率的综述11-15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6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两代农民工之比较17-20
  • 第3章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和就业收入的基本情况20-24
  • 3.1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的基本状况20-22
  • 3.2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收入的基本情况22-24
  • 3.2.1 就业的基本情况22-23
  • 3.2.2 就业收入情况23-24
  •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24-33
  • 4.1 估计教育年限以及不同性别的教育收益率25-28
  • 4.1.1 教育年限的教育收益率25-26
  • 4.1.2 不同性别的教育收益率26-28
  • 4.2 估计不同教育层次的教育收益率28-29
  • 4.3 估计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收益率29-30
  • 4.4 估计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学科的教育收益率30-31
  • 4.5 培训对农民工就业收益的影响31-33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33-38
  • 5.1 结果评论33-36
  • 5.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收益的建议36-38
  • 5.2.1 政府政策36
  • 5.2.2 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决策36-37
  • 5.2.3 企业方面37-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附录42-46
  • 致谢46-47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文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5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75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