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20:27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 农民工子女 家庭教育 改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20世纪80年代,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融入了城市,有资料表明“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已有0.8-1.2亿农民在城市打工”。目前,根据农业部的最新统计表明“到2010年底,我国跨乡流动三个月以上的农民已经达到了1.3亿”。并且目前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徙已经呈现出了有原来的“单身外出”逐渐转变成了目前的“举家迁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了家庭流动的趋势。随着父母一同进程的儿童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特殊的一种群体,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家长也是儿童的终生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儿童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生的课堂。在儿童还没有成熟的心理,其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的请款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目前,农民工进城之后更加感受到了知识对于孩子以后发展的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农民工对其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仍然带有强烈的传统农村家庭教育的痕迹。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对孩子寄以特别高的期望,但是由于本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家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要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过分的溺爱,要么使用家庭暴力,不打不成材,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通常会给他们施以过大的压力,当孩子表现令他们失望时,往往又表现的过分悲观,对孩子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家庭教育的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改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找到适合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发展的方法。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几点改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策略。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以及学校的帮助,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才有可能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渝中区委课题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1期

2 宋恩玲;;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视野下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4期

3 汪恭敬;王守恒;姚运标;;文化资本视角下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4 江立华;鲁小彬;;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周序;;文化资本与学业成绩——农民工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周亮亮;;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7 章志图;;“大手”牵“小手”: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有效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郭松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想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8期

9 李荔;社会歧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无形屏障[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05期

10 ;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青年探索;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2007浙江就业报告 农民工问题研究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杭州为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朝军;农民工家庭教育亟须关注[N];河南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蔷薇;社会合力破解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难题[N];中国贸易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亟待“补课”[N];工人日报;2007年

4 向莲荞;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教学问题应引起重视[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5 袁智;阳光下同成长[N];抚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杨济泽 李明 通讯员 杨猛 许志翔 裴延炜;新浦区:千余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N];连云港日报;2009年

7 记者王世刚 王丽敏;让“流动花朵”在抚顺快乐绽放[N];抚顺日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程瑶;“孩子,城里的课桌属于你!”[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余嘉熙;“我在这里找回自信”[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周新明 朱斌文 安陆市财政局;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思考[N];孝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燕;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2 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丽;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爱娟;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及学校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红霞;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清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雯;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城市适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宗韵;明清徽商家庭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俊景;美国家庭学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7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267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