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植保队伍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本文关键词:基层植保队伍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出处:《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基层植保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平均年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缺乏人才储备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grass roots plant protection team in Jiangning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ge was on the high side, the cultural level was low, and the talent reserve was lack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植保站;
【分类号】:C975;S4
【正文快照】: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是南京市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该地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基层植保技术人员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粮食生产。1现状1.1平均年龄偏大本次调查表明,江宁区植保站、10个街道农业服务中心、12个植保专业合作社共有50名植保技术人员,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献礼;;植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2 罗文辉;;“两型农业”的发展与植保体系建设[J];湖北植保;2009年05期
3 杨荣明;朱凤;朱先敏;;“绿色植保”理念在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4 刘金伟;杨进;秦玉金;刘学儒;;扬州绿色植保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5 梁夏林;唐建平;;关于强化县级植保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平;王德志;;梨树县实施虫口夺粮的主要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0期
2 刘年喜;张政兵;;湖南省植物保护工作30年回顾与展望[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3 周跃云;郭任;张旺;赵先超;杨燕;谢丁;;南方特大城市近郊县“两型”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以长沙县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4 梅桂兰;;做好新疆林业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探讨[J];科技传播;2010年09期
5 陈永明;林付根;吕卫东;宋贤利;;植保可视化服务的实践[J];农技服务;2007年09期
6 刘耀铭;陈春仁;李国君;;实现“绿色植保”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J];农技服务;2009年10期
7 褚姝频;胡婕;朱叶芹;孙振军;徐丽君;;绿色防控技术在橘小实蝇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8 周阳;赵中华;杨普云;;以绿色防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植保导刊;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玉生;南阳市植保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进;刘学儒;秦玉金;丁涛;;扬州市番茄病虫害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7期
2 秦玉金;刘学儒;丁涛;杨进;;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3 谢成林;王曙光;杨举善;王汝利;张菊芳;;扬州市稻作方式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4 白和盛;徐健;;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5 秦玉金,鞠国钢,胡荣利,沈琴堂;扬州市农村农药使用现状调查[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02期
6 朱蕴茜;潘益农;沙光明;秦玉金;宗培书;丁涛;;扬州地区水稻病虫害和温、湿度关系的调查报告[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15期
7 曾汉光,周红波;面向21世纪植保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02期
8 王春林,王福祥,赵守歧;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植物检疫的影响及其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02期
9 范小建;;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植保导刊;2006年06期
10 杨荣明;;以色列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现状[J];中国植保导刊;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万才;姜玉英;张跃进;冯晓东;夏冰;刘宇;曾娟;;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9年08期
2 熊文俊;夏建平;林国文;;丽水市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4期
3 杨美良;褚福宝;傅德峰;高淑真;杜广明;王永慧;;蔬菜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无公害蔬菜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4 张晓宁;;衡水市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发展情况及建议[J];河北水利;2010年S1期
5 陈献礼;;植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6 谭涵月;;红河州病虫测报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11年05期
7 张政兵;欧高财;王继东;罗光辉;朱振兴;;新形势下植保工作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陈琴琴;邵云;康昊文;欧阳传德;;如东县蔬菜防虫网栽培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9 李泾孝;胡团会;张洁玉;陈芳君;韩魁魁;;泾阳县植保技术推广方法调查及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10 史清亮,孙树荣;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经;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奋奋;;我国施药技术及植保机械现状与发展对策[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戴奋奋;;我国施药技术及植保机械现状与发展对策[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田茂仁;谢雪梅;田秀玲;;基层植保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天来;齐明芳;孙周平;;设施园艺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问题及发展对策[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增君;孙炳香;;山东省农药械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丁伟;郭文明;张永强;;重庆市农药的研发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万方浩;;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的研究与发展对策[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8 胡燕敏;;创园成功,植保先行——创建园林城市之我见[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9 徐翔;刘可;蒋凡;;四川省农药安全使用现状及对策[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肖晓华;;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之我见[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祁家录;田埂上走来一支专业植保队[N];淮南日报;2006年
2 李立红邋特约记者 孙勤明;浙江省政协重点提案建言植保体系建设[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毛小瑞;2001年病虫害防治措施与对策[N];农民日报;2001年
,本文编号:137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37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