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从社会协同学的视角看我国智障儿童教育发展的体制缺陷及其优化

发布时间:2018-01-08 20:15

  本文关键词:从社会协同学的视角看我国智障儿童教育发展的体制缺陷及其优化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智障儿童 特殊教育 社会协同


【摘要】:智障儿童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智障儿童教育,为智障儿童提供良好的接受教育机会,必须建立一种有利于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社会协同体制,以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智障儿童教育事业发展格局。政府应向社会组织让渡一定的参与兴办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权利,或向社会组织购买智障儿童特殊教育服务;社会组织也应切实提升社会责任感,广泛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动员相关社会公众参与,并认真搞好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教学与科研,不断提高智障儿童特殊教育水平。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to provide goo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kind of social resources conducive to the mobilization of all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The social coordination system of giving play to the enthusiasm of all sides in order to form the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oordina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transfer to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or purchase special education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also promot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dely link to all kinds of social resources, actively mobilize the relevant social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nscientiously do a good job i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speci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We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special education level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研究项目“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研究”(编号:2011-4) 广州市教育局社科研究项目“民生本位视域中的社会建设——以广州为例的战略研究”(编号:08B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64
【正文快照】: 智障儿童属于智障群体。智障人士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其成长期间在适应性行为方面存在缺陷的人。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4册(DSM-IV)的相关定义,智障人士是在18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70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蓉蓉;;向着光明的生活飞翔[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年Z1期

2 ;特殊教育世界大会在西班牙举行[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1期

3 刘宝梅;;特殊教育,特别的爱[J];才智;2011年17期

4 蔡亚娣;;多动智障儿童入学行为习惯训练[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5 法兰;;内蒙阿拉善盟加大特殊教育资金投入[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6 郭昱;;浅谈智障儿童的教育和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7 张文琪;;全纳教育背景下浅析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8 ;纽约市的特殊教育协助机构[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9 王思阳;;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宋彬峰;;特殊教育概念分析与个性化教育计划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荣建;;国内智障儿童性教育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小红;;谈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领域的应用[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斌;;艺术治疗在智障及孤独症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实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叶瑞苗;;智障儿童识字教学策略研究[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袁小俊;;特殊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闫燕鸣;;剪纸训练可以让智障儿童心灵手巧[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7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廖小利;;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郑小冰;;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攸根兰;;浅谈特殊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静;智障儿童要不要特殊教育?[N];广州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莉;奏响一曲有爱无碍的和谐乐章[N];沈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家本 张世威;“普特融合”为智障孩子打开一扇窗[N];本溪日报;2009年

4 张宁锐;特殊教育全国在行动[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钱玮珏;智障儿童上课特教助理陪同[N];南方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林侃 通讯员 孙功惠 张勇;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美丽[N];福建日报;2010年

7 见习记者 何永振;智障儿童更需要性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记者 刘子烨;最弱势群体的春天何时到来[N];联合时报;2010年

9 赵晓展;找回他们丢失的世界[N];工人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吴骞 通讯员 李耐军;人本特教 大爱无痕[N];莱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雷江华;听觉障碍学生唇读汉字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胜;智力障碍青少年自我决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超;智障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D];吉林大学;2012年

2 施春玉;融合运动对学龄期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淑霞;艺术治疗对提升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4 周玲;湖南特殊教育发展史研究(1949-2008)[D];中南大学;2010年

5 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淼;重庆市主城区民办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机构生存现状与解决策略的个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东青;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情绪障碍的干预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8 王婷婷;江苏省特殊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小忠;高职特殊教育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谢燮;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9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39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