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的学生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初中聋生 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 教师课堂行为感知 出处:《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其次,在认知策略上,外部奖赏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内部挑战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在社会性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和消极反馈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
[Abstract]:In this study, 194 dea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perceived level of classroom behavior.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perception of classroom behavior on learning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a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e learning strategies. Gender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perception of classroom behavior were not significant; 2) the scores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in learning strategies of dea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ocial strategies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the scores of internal enthusiasm of learning motiv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nternal challenges. The score of external rewar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xternal recognition. The scores of supportive behavior and high expectation of teachers' classroom percep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egative feedback scores. 3)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classroom behavior percep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of deaf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internal challenging motivation, internal enthusiasm motivation and supportive help behavior perception are significant. Secondly, in cognitive strategies,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external reward motivation, internal enthusiasm motivation, internal challenge motivation and supportive help behavior perception are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social strategies, the predictive effects of internal challenging motivation, internal enthusiasm motivation, supportive help behavior perception and negative feedback behavior perception are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北京启喑实验学校;乌鲁木齐市聋人学校;
【分类号】:G76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主动地对学习的程序、工具、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操作系统[1,2]。具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力保证[3]。而初中生处于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黎;李娜;吕阳;韩旭;于雪梅;;初中生学习动机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关系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阳德华;初中生知觉的教师课堂教育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的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吴艳红,武海英;聋童个性特点测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王媛;陈芳;黎小伯;;聋生情绪智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7 毕姝蓉;;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琨;张淑芳;;初中师生对教师差别行为知觉差异的研究[J];教育导刊;2008年10期
9 刘加霞,辛涛,黄高庆,申继亮;中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9期
10 王淑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聋生与健全生学习动机的比较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彦;初中阶段聋生与健听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状况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小坡;;高校体育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炎;;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走上理性化轨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3 陈文;中专生语文学习策略的改进[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斯勤夫;;体育院系开设学习策略指导课的实验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卢绍君;;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金业文,游季浦,邹波;非智力因素在元认知和策略性学习中的作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7 毛武陵;白冰;李培;吴竞海;田建强;姜毅;;对运用“掌握学习”教学法进行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8 郑晓齐,董杜骄;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颖;学习策略研究述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安颖;;《旅游美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白玉;于欣欣;;“以问题为中心”的大学新生入学指导体系的构建与思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锐;李敏勇;刘忠;张萌;;系统认知观探索[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燕;刘继贤;;大学生英语阅读元认知能力调查分析与提高对策——省高教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15C-298)[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季红;;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主阵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5 高小青;张西北;杜杰;;以解剖学为基础的PBL医学教学网站的构建[A];第三届全国解剖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胡聪;黎恒;;以科研活动为主线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7 王敏;佟月华;;双语教学情境中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郁;意识学习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志强;基于自我教育的本科生学业生涯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9 高丽;中小学生自我调节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贺莉;俄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洋;引导发现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华芹;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t$;中学生学业成绩稳定性对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雪红;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钱艺;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陆似华;学生学习函数的常见错误及其成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聂明芳;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学校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琨;初中教师差别行为问卷的编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3 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鲍聪;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王恩国;阴国恩;吕勇;;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7 官旭华,石淑华;儿童自我意识[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1年01期
8 余欣欣;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秀阁;农村青少年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黄锦玲;蔡太生;娄星明;;聋生与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甘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会英;聋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兆杰;;学习者自主问题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苏慧慧;;不同阶段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差异[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3 顾昭明;李婷娜;;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取向与学习策略择取的关系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11期
4 闫婉明;王勇慧;;初中生学习动机、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李阔;重视影响高校学生外语学习的因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6 单丹丹;马莹;;高三学优生与中等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调查分析——以西安十中为例[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7 陈晓英;;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刍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诚;;语言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J];教学研究;2006年03期
9 李春华;王友良;;学习者可控因素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10 韦焕能;;刍议学习策略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7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永佳;;初一学生外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训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范春林;;初中优差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特点及课堂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俞石明;;浅谈语言学习自主性的培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筱枚;赵俊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特点调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华;任丽丽;;浅谈高级英语课程的自主学习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6 于璐;;Learning strategies used by high-proficiency and low-proficiency listeners—A study o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non-English majors[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7 万晶晶;郑晓边;王凤霞;刘华山;;初中生理科课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林海英;;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选策略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任玉丹;边玉芳;;学习策略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研究——来自PISA2003的数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高丙成;刘儒德;;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类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泰州市朱庄中学 周奎松;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邓秀容;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刍议[N];学知报;2011年
3 张德庚;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N];营口日报;2006年
4 上高县野市中心小学 丁婷;如何激发和维持小学高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动机[N];宜春日报;2009年
5 汪晓娥;激发儿童美术学习动机的若干策略[N];美术报;2006年
6 万载县鹅峰中心小学 曹淑芬;培养自信 感受成功[N];宜春日报;2009年
7 徐萍 李小玲 刘耀辉;为何越学越厌学?[N];天津日报;2004年
8 朝阳市龙城区 胡凤丽;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N];鞍山日报;2010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也谈学习策略[N];学知报;2010年
10 山东省无棣县埕口中学 邱振中;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郁;意识学习与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朱晓红;中学生学习动机缺失量表的编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熊苏春;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与学习策略使用之关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勃然;英语项目学习模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张静;从学习者个体差异看人格特质、语言学习策略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晶;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习策略与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杜晓新;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策略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何斌;基于可拓逻辑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素梅;师范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甘诺;中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包兰兰;关于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关系的实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宇;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邢程;初级阶段越南留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小年;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程玉琴;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守花;福建明溪海外留守儿童知识学习观、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晓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2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45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