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
本文选题:农村剩余劳动力 切入点:培训 出处:《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洛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需要做好7方面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市场为导向,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构建教育培训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教育;建立乡镇劳动力资源库。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ining situation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Luoyang,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and points out that seven aspects should be done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raising awareness and changing ideas;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rural education funds; take the market as the direction, provide targeted training; construct the diversified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mulate reasonable charging policy; make full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implement distance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ownship labor resource bank.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分类号】:F323.6;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魏毅,许祥云;论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8期
2 李治邦;农村教育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5年07期
3 王翠玲,刘澍,徐艳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冯尚春;农民素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5 王彩梅;提高农民素质的几点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刘春生,郑锁平;从经济学角度透析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咏文;段萍;许祥云;;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2 魏毅;廖素琼;;农民工受教育状况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8期
3 路术霞;;浅析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五大矛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瞿宏杰;;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08期
5 胡宝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6 程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来自于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J];人口与经济;2006年03期
7 李建勋;方向阳;陈鹏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王翠玲,刘澍,徐艳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海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空间[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黎辉;;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J];小城镇建设;200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松岭;二元结构下农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发明;湖北高等农业教育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赵大伟;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战略的探讨[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3 高娜;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李冬宝;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吉林省农村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5 王玉双;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6 郭莹;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D];天津大学;2005年
7 梁宏中;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农民工的作用及其转型[D];暨南大学;2006年
8 马忠伟;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重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红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魏下海;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德元;农村“知识贫困”与教育资源配置[J];调研世界;2003年07期
2 鄢奋;当前农民科技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李水山;农村城市化建设与其相适应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6期
4 周竹青;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突破限制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颈”[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1期
5 陈玉光;必须重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冯蔚;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出路的若干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年05期
7 李小健;浅议新世纪农民素质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8 谌新民;中国劳动力流迁的动因与成本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峰;;新动力岗位培训管理[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2 刘深魁;;农村留守子女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宁陵县柳河镇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3 包大旗;苗杰;;加强行业职业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蓬莱市机动车辆维修管理所重视做好新时期的技工培训工作[J];中南汽车运输;1995年08期
4 张荃香;;周口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莫有;;盘锦市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6 黄剑;;我要更好地宣传苏州经验[J];中国培训;2011年07期
7 张彦灵;;针对培训需求 提高培训实效[J];现代教育;2011年05期
8 暴元元;党鹏;;浅谈多方联动 做好农民培训工作[J];河南农业;2011年15期
9 赵鲜芳;;《中国培训》——我最喜爱的杂志[J];中国培训;2011年07期
10 赵丽萍;;谈职工培训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景洲;张雷;;对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思考[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守项;;浅谈成人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睿;黄育云;;试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p樥,
本文编号:1576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57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