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从中华学堂到三语学校——论印度尼西亚现代华文学校的发展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8-03-13 20:14

  本文选题:印度尼西亚 切入点:华文教育 出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文回顾了印度尼西亚华文学校的百年历史和发展现状:1901—1930年是现代华校初创时期;1931—1966年是华文教育鼎盛时期;1967年以后,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走向衰落。认为华侨爱国精神高涨与华文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华文教育的衰落不能简单归结为苏哈托推行反共政策和同化政策,而是印度尼西亚华侨转变为华裔公民的必然结果;三语学校的创立并不是华文学校的"复活",而是适应印度尼西亚社会需要而诞生的新型多语文教学机构;华文教育与华文教学不应混为一谈;华裔公民作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理应拥有保留自己语言与文化传统的权利,同时也应努力摒弃中华文化优越论的狭隘心理。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School in the past 100 years. The period from 1901-1930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School. The period 1931-1966 is the heyda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fter 1967,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is in its heyday.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upsurge of the patriotic spirit of overseas Chine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hat the decline of Chinese education cannot be simply attributed to Suharto's anti-Communist policy and assimilation polic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lingual school is not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chool, but a new type of multilingual teaching institution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Indonesian society.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not be confused. As a member of the Indonesian national family, Chinese citizen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retain their own languag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try to abandon the narrow mentality of the superiority theory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G7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陆然;;21世纪的印尼华文报业与华文教育、华文文学[J];八桂侨刊;2009年04期

2 雷启伟;;印度尼西亚华侨报业发展简史——兼论华侨报业的政治认同[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梁英明;;印度尼西亚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及其民族融合问题:历史与现实[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4 刘俊涛;;从经济层面看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以印度尼西亚为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03期

5 龙异;;印度尼西亚华人政策与华人政治参与的历史分析——以政治精英构成为解释要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陆然;;21世纪的印尼华文报业与华文文学[J];新闻爱好者;2010年05期

8 卓高鸿;;海外华侨华人在“反独促统”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张坚;;20世纪90年代前刘三姐文化品牌海外传播过程及其国际化策略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刚明;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河森;华人家族企业集团双重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爱平;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晶;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童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政府安置印尼归侨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旖旎;福建武夷华侨农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聂会翔;苏加诺时期中国与印尼关系探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徐长恩;印尼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杨圣祺;后苏哈托时代印尼政府华人政策及其对华人社会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6 黄丽嫦;中国与印尼关系发展中软实力的提升及华侨华人的推动作用[D];暨南大学;2010年

7 姜广元;现当代东南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8 丽佳;印尼华人社团推进华文教育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如意;印尼牙律县华文教育现状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丹;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华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峰;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八桂侨刊;2003年05期

3 陈桂德;文化与华文教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毕建模,苏爱华;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陈蕾;;华文教育在新加坡[J];八桂侨刊;2006年04期

6 薛纪达;中华文化与华文教育的未来[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吴端阳,吴绮云;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李巧萍;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03期

9 ;试论华文教育的学科定位、特征及其他[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周聿峨;国际关系变化中的海外华文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永安;;面向21世纪暨南侨校教育发展新思路[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文子忠;发展华文教育 传承中华文化[N];广西日报;2004年

2 杜军玲 王馨影;华文教育迎来大发展的春天[N];人民政协报;2005年

3 记者 陈瑾;从“寻根”到崛起于世界[N];成都日报;2009年

4 吴亚明;国侨办力推新举措解华文教育“三难”[N];人民日报;2011年

5 艾启平、刘中兴;汉语教育存在“外热内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美国洛杉矶越华中文学校校长 陈春生;海外华教园地贫瘠不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吴梅;辛勤耕耘 期盼收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子岩;承载着华侨希望的沃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本报记者 连锦添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为“华文热”添薪续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平;为华人新生代“寻根”敞开大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明罡;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岳程楠;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教育特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武在争;从排斥、隔离到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文娟;泗水华文教育的现状和前景[D];厦门大学;2006年

4 陈奕容;多重动因结构:华裔留学生来华学习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裴雪贞;越南胡志明市华人教育现状[D];广西大学;2011年

6 卓玉昭;变革社会中马来西亚小型华文独立中学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宁宁;抗战时期的华侨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鑫华;东南亚华文教师中华文化身份与教师角色观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7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607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