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传统性别文化视角下的女性教育问题:水族个案

发布时间:2018-03-26 14:43

  本文选题:水族女性 切入点:教育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摘要】:本文以水族为个案,结合女性的教育问题,探求少数民族性别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妇女的影响。水族传统性别文化以婚姻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为依托,在相应的劳作分工中,对女性角色进行了规范和定义,女性在家庭内部处于弱势地位。传统性别文化的性别角色定义影响了家庭对女性教育价值的判断以及女性对自身教育价值的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教育不平等问题在女性群体间的代际流动,影响了现代水族女性教育机会的获得。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arriage system and property inheritance system , the traditional gender culture of Shui nationality is based on the system of marriage and property inheritance . In the corresponding labor division , women ' s role is regulated and defined , and women are disadvantaged in the family . The definition of sex role of traditional gender culture affects the family ' s judgment on the value of female educa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women ' s value of their own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分类号】:G7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青松;陈光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张惠英;从姑苏、无锡说起[J];方言;1998年04期

3 王晓军;全球化背景下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杨建新;;论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J];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02期

5 宋晓书,吕传汉;培养水族地区儿童科学素养的跨文化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徐万邦;论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7 韩卉,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8 赵利生,江波;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9 董印红;迁徙民族女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蒋立松;略论西南民族关系的三重结构[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世彬;;水族忌雷习俗窥探[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帕哈尔丁·伊沙米丁;维吾尔传统工艺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1年

2 冯卫民;欧洲民族过程与欧洲一体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石毅;从家长制到自由放任[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李学良;文明的历史脚步——建国以来滇南少数民族农地利用模式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陆启光;壮族儿童社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7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杏梅;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方远平;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戴红亮;“女”部字语义与文化内涵透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林涛;寻找人类思想之两性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姚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柳建文;西北农村地区回族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庚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胡迪雅;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桂艳;近代蒙古族汉文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陈怡;木卡姆学的历史与现状[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建年;女性就业与女性教育的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2 董文军;;大学校园里的女性文化[J];青年研究;1989年04期

3 朱世龙;刘晓行;;社会必须重视女性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9年06期

4 左凤莲;违法婚姻与女性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5 莫衍琳;从女性教育说到鞠萍姐姐[J];幼儿教育;1991年10期

6 鲍慧莺;冯瑗;;香港学校推行性教育的情况[J];青年研究;1991年07期

7 谭琳;试论女性人口教育状态对婚育状态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1992年05期

8 夏畅兰;男权文化背景下的女性生存悲剧:《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一种解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9 吴玲;男性介入育儿活动之我见[J];幼儿教育;1992年10期

10 许平;市场经济与妇干院校的改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辉;;文化符号[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祝平燕;;知识女性发展的社会性别思考——对湖北高校知识女性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特色——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记之一[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玉娥;;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蒋霞;王莉;;Probing into Hofstede’s Masculinity/Femininity Dimension and Proposing Solutions for Localizing Research in China[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曹贤文;;语言与性别研究的新进展:从性别本质主义理论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潘丽霞;;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变迁路径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扈海鹂;;马克思文化理想与社会性别视角的当代解读[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9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包芳;周晔;;性别文化的社会责任[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性别文化 人名文化的迷人底色[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李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妇女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作者 聂祖仪 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席;谁拥有第一谁就拥有历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黄海群;女性高等教育亟待加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潘绥铭;婚后性生活如何寻求美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蓓;又见女校:复古?创新?[N];四川日报;2000年

7 教育部副部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钰;要学习科学[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曲雯;插上理性的翅膀[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赵萍;教材中的性别文化透析[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卜卫;小羊迷路了[N];中国妇女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白军芳;《水浒传》与《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敬少丽;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机会均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瑞芹;政治文明进程中的妇女参政[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4 张兴;从培养“男性附属品”到促成“社会半边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萍萍;近代日本女教育家及其女子学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旭;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邓小琴;以私语的方式寻求对话[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小华;信息网络时代与女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岚;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宜;沉重负累下的自由之魂:对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晓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交际中的性别文化差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毕晓宁;性别语言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李福珍;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基础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68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668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