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色占取到众趋人格——从女性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看中国国民性的塑修
本文选题:国民性 切入点:家庭教育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31期
【摘要】:国民性的形成与发展与教育有着深刻的交互关系,家庭教育在个体人格养成方面意义重大,而国民性又是民族国家中众多个体在相互影响时所逐渐形成的通有的思想、情感、意志,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众趋人格,更是一种群体惯习的表征。从女性"以家庭为世界"的情怀以及女性(尤其是母亲)在家庭场域的多重角色占取来看,"母亲"的惯习濡染着中国国民众趋人格的形成:中国人追求和谐与传承的心态源自母亲对"家庭必须是绵续性的"观念的坚持;国民批判理性的成长史恰似女性的抗争史;中华民族礼治秩序的稳固得益于母亲的日常规训;国民的天朝心态与母亲内心自我契约相耦合。
[Abstract]: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haracter has a profound interaction with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and national character is a common thought and emotion formed gradually by many individuals in the nation-state when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Will, is a collective unconscious personality, From the view of women's feelings of "taking family as the world" and the multiple roles of women (especially mothers) in the family field, the habit of "mother" infects the Chinese people's personality. The formation: the Chinese pursue the harmony and the inheritance mentality from the mother's adherence to the concept of "family must be continuous"; The growth history of national criticism reason is like the history of women's struggle; the stability of the Chinese rule of etiquette benefits from the mother's daily routine training; the Chinese people's mentality of heaven is coupled with the mother's inner self-contrac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12-2013年度“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资助项目《传统女性观与现代教育》(项目编号:JY1202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2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范喜茹;;汉代家庭德育述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4 武倩;;《礼记·昏义》所体现的先秦婚姻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刘元青;;戴震的“二气”说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杨庆博;张振铎;;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唐帼丽;季百春;范晓雪;;阐释语文学习的新思维模式[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赵松淼;;墨子“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当代功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2期
9 许壮飞;;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传统农业生产指导原则、方式及美德规范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10 马凤霞;余学锋;;女性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2 李圆圆;;信息安全价值惯习场域决定信息安全行为[A];档案管理与利用——方法 技术 实践[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廖红宇;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成海;“圈子”的建构与实践—旅游规划的民族志[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琳;公共社会与人的发展[D];西北大学;2010年
4 张彩风;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庆侠;论阎连科小说的“寻找”主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丽丽;河北曲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状况考察[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栋;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永红;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葛X;现代中式家具探究与开发[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举;自然环境的内塑与历史文化的外造──论陕西众趋人格之成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68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68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