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4 04:36

  本文选题:特殊学校 + 教师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4期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结果表明: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显著低于普通学校教师;北京市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感显著高于深圳市特殊学校教师;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在教龄、学历、每周授课数量、任教科目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exhaus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s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essional exhaus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ordinary schools, the sense of occupational exhaus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s in Beij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s in Shenzhen, and the professional exhaus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schools was in teaching age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lectures per week and the subjects taught.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
【分类号】:G7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2 王彬;;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3 石慧敏;;高校档案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馆员的职业倦怠[J];北京档案;2007年07期

4 殷占兵;职业倦怠:高校图书馆员的隐形杀手[J];图书与情报;2004年04期

5 李兆良;高燕;冯晓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6 王晓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吴琪;防治教师职业倦怠之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8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9 武晓艳;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谈教师职业倦怠及组织应对[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董淑花,黄依林;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6 蔡传明;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开洪;中国制造业发展与劳动力质量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陈静;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梅芳;护士工作倦怠及其与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杨海荣;工作控制感、工作家庭冲突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元斌;临床医生与非临床医生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的调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郑红渠;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度的初步建构[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雅菊;中学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晓;中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类型及违背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植凤英;贵州省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义鹏;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衡量及其前因变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0 于红丽;中小学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秋玲;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升;;美丽的工作[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09期

2 李世英;;特殊学校学生教育的特殊关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4期

4 杨书悦;;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2期

5 严会;;点亮心灯[J];人民教育;2007年Z3期

6 赵有荣;季桂梅;;试谈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角色定位——以潍坊市为例[J];网络财富;2010年04期

7 谢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培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殷丹;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评价特殊学校的课堂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2期

9 赵德成;夏靖;;特殊学校校长最关心的教师绩效评估问题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8期

10 张艳琼;;浅谈特殊学校信息技术人才应具备的素养[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美英;;加强特殊学校管理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A];盲人按摩教育、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张小军;;特殊学校语文课件制作的思路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晓成;;开拓进取,,创办具有农村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吴英;王红梅;;畅想二十一世纪的特殊教育康复机构发展趋势(摘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蔡文玲;;以“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特殊学校包班制的发展[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陈剑雄;;在素质教育评价理念指导下开展劳动教育的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8 张宁生;周仁来;;我国弱智儿童学校起始年代的查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9 李玲;;培智学校学生职前心理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天勇;刘岩华;;北京盲校心理教育情况调研报告[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喻林斌邋刘坤军;10名特殊儿童上学了[N];阿坝日报;2007年

2 记者 周元春邋通讯员 董兰芝;全社会都要关爱特殊需要儿童[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记者  吴轶群;有残余听力的孩子该去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N];嘉兴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平伟明 胡贵源;守护一份爱心与关怀……[N];贵州政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林燕英;特殊儿童竞技纪念“国际残疾人日”[N];中山日报;2007年

6 ;办好特殊学校[N];法制日报;2000年

7 记者 杨艳玲;杨宴君到大理州特殊学校调研[N];大理日报(汉);2005年

8 卢琼来邋实习生 汪媚;州领导亲切看望慰问州特殊学校师生[N];团结报;2008年

9 苏军;“做中学”进入上海特殊学校[N];文汇报;2007年

10 朱克民;永远的家园[N];吉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仁海;湖北省特殊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庆;特殊学校教师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建华;民国时期四川特殊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艾丽;英国全纳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杜莉娟;湖南省视力残疾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娜;武汉市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贾君;吉林省特殊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佃江;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商秀梅;英国全纳学校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熊琪;培智学校隐性课程的实施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7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747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