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离异中家庭教育落差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8 05:48

  本文选题:离异中家庭 + 教育落差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4期


【摘要】:教育落差悬殊的离异中家庭具有沟通困难和冲突尖锐的特点,造成孩子难以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和自主、自信的人生观、责任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各方努力对偏向传统的一方进行心理咨询,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法律援助的手段,及时、快捷地解决孩子的教育落差问题。离异中家庭特指为离异而进行的长期的分居或斗争的夫妻组成的家庭。双方都在为了孩子进行不断的拉锯战,或者对孩子进行轮番进攻,争取孩子进入自己的战线。教育落差既不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落差,也不是城乡教育之间的落差,而是专指因家庭离异而造成的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不同形成的落差。
[Abstract]:It is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establish correct standards of right and wrong, independent, confident outlook on life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efforts of all parties in society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favor of the traditional party, to take legal aid when necessar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ldren's educational gap in a timely and quick manner. In divorce, a family consisting especially of a couple who have been separated or battl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or divorce. Both sides are battling for their children, or attacking them in turn, trying to get them on their own. The educational gap is neither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nor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but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rents'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caused by family divorc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震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格指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何文尧;运动员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2期

5 谢泽明;网络社会组织的特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朱士群;唐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崔海兴;王立群;;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社会发展探讨——基于河北省沽源县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9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10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邹桂斌;;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策略初探[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杨靖;;医院自治 和谐社区——让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医院隶属的主体[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汉国;;关于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史研究为例[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6 关富余;李美;;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滑雪场经营管理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施钢;宋京晶;周蜜;;团体辅导在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中国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2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3 李艳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运行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4 白喜林;中国竞技篮球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5 潘迎旭;我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骆意;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袁守龙;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合系统结构的优化与应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10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平钧;江西城市社区治理改革实践及路径分析[D];南昌大学;2007年

2 程么娥;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大众体育需求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福平;新闻出版文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4 兰喜阳;关于新世纪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雅丽;黑社会(性质)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张鸿;促进高新区发展的社会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8 谭卫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9 胡宗山;论新时期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梦洁;;离异中家庭教育落差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4期



本文编号:1814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14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