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00:06

  本文选题:单亲 + 母亲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摘要】:目的探讨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关系,以便对幼儿的消极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方法采用中文版EMBU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兰州市226名幼儿及母亲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离异家庭幼儿行为检出率较高,其中男孩为32%,女孩为14%。离异家庭母亲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相关显著,同时正常家庭与离异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差异也存在显著性。结论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对离异家庭幼儿的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of divorced mothers and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nterfere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behaviors. Methods A total of 226 infants and their mothers in Lanzhou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MBU Parental rearing style Evaluation scale and Rutter Child behavior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behavior of children in divorced families was higher, 32 for boys and 14 for girls. The parenting styles of divorced mother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normal and divorced mothers' rearing styles. Conclusion the mother's rearing styl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hildren's behavior development, and the positive rearing sty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HA010084)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4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5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6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徐云,周宗奎;受欺负中小学生的应对策略与干预措施[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8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9 雷燕,李燕红;儿童多动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干预措施[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雄英;浅论心理理论及其研究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旭;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璇;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雪u&;;独力教养子女[J];家教博览;2000年02期

2 璐儿;单亲客厅谈家教[J];云南教育;1996年04期

3 刘伟;孙劲松:中国单亲教育第一人[J];家庭与家教;2004年04期

4 徐进香;;请别用有色的眼睛看他们[J];吉林教育;2010年18期

5 芳草;;单亲爸爸能教育好儿子吗[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6年11期

6 未名;;单亲孩子的“问题语录”[J];东北之窗;2007年16期

7 刘长柏;;胸怀敞亮阳光 照亮孩子心灵——致单亲妈妈[J];好家长;2008年10期

8 沈农夫;单亲女儿的好爸爸[J];家庭与家教;2004年04期

9 关耳;请给单亲孩子一个完整的世界[J];教育艺术;2003年12期

10 徐乃勤;同单亲家长谈心[J];河南教育;1996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鲁豫;单亲妈妈丁嘉莉:教孩子做人比学习更重要[N];中国妇女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彭德倩邋徐敏 彭薇;让逆境成为孩子人生财富[N];解放日报;2007年

3 王莹 李德锐;请家教莫入误区[N];连云港日报;2007年

4 记者 唐迎春 黄茜;家长爱孩子不得法“制造”问题学生[N];广州日报;2007年

5 辅莲 顾生庚;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效果明显[N];常州日报;2005年

6 郭甜 本报记者 俞莹;共享家庭教育成功经验[N];贵阳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海霞;母亲教养方式、母子依恋与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建涛;单亲与完整家庭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裴香花;延边朝鲜族家庭教育理念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李锦英;我国家庭教育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愫;父母教养方式及责任要求对初中生责任心发展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6 雷玉梅;高职大学生择业取向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个人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宁;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2年

8 井菲菲;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汪峻贤;湖北高校新生家庭教养方式、自谦、心理控制感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6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876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