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对非正规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可、核定与认证在推进终身学习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06 06:18

  本文选题:学习成果 + 终身学习体系 ; 参考:《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的发展显示,年轻人和成人在生活经验中对于知识、技能与竞争力获取的需求日益增长,因为,当今他们的生活经验也面临着被衡量、被确认和承认。根据这种需求,许多成员国已经开发出了能够认可、核定与认证各种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机制,而更多的国家还在开发的过程当中。此次演讲将涉及到以下内容:1)回顾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在教育与培训系统中的定位;2)分析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认可、核定与认证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3)认可、核定与认证的过程:方法与工具;4)强调认可、核定与认证的参考点:标准、资格及资格框架;5)对被认可的利益攸关者及他们的作用定义;6)指出开发全国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系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演讲总结部分包括对于首要任务、核心解决办法和开发全国的认可、核定与认证系统政策与策略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1)提倡增强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纳入到国民终身学习战略的认识;2)赋予缺少受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以优先权;3)开发一个综合性的全国资格框架;4)加强过程、标准、衡量、评估工具与技术的开发;5)加强利益攸关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6)转变现有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提供者;7)给学习者和潜在的学习者提供信息、指导和咨询;8)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的技术协助提供方便,并加强重要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及优秀实践的分享;9)开发一个有成本效益与成本效率的金融支持体系;10)为地区间与次地区间的合作提供方便。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UNESCO member countries shows that young people and adults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knowledge , skill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ir life experience , as they have developed mechanisms that recognize , approve and certify the results of formal learning and informal learning . 5 ) Strengthening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 6 ) transforming existing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other providers of education ; 7 ) providing information , guidance and advice to learners and potential learners ; 8 ) providing information , guidance and advice to learners and potential learners ; and 9 ) developing a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with cost - effectiveness and cost - efficiency ; and 10 ) facilitating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subregions .
【作者单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
【分类号】: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懿琛;;“阿尔伯塔校园”政策解析——终身学习体系在加拿大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2 喻少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11年01期

3 邱芳婷;;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的个人生长点[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郭红霞;;终身学习背景下的中小学发展——发达国家的做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9期

5 任典云;;论终身学习思想的历史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3期

6 李柏;马晓晨;;学习型社会下的终身体育学习构想[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7 赵静,康飞宇;继续教育在构造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J];继续教育;2003年03期

8 史庆华;;构建我国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9 聂倩;杨成;;E-learning环境下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9期

10 丛中笑;;终身学习与图书馆工作创新[J];北方经济;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前瑛;;学习策略及其训练[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郝克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与基础教育创新[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丽华;;引爆潜能——有感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魏春华;温明春;席素婷;胡兆秋;刘艳红;于农;李强;韩晶;;哮喘患者非正规来源药物使用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郝克明;;关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简婧玮;郑康锋;;一种S/KEY认证系统的改进方案[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徐子法;;立足自考助学 促进自学成才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实践探索研究报告(节选)[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吕俊;;论自考对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李家宝;;老年知识分子应以终身学习为追求[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家宝;;老年知识分子应以终身学习为追求[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温庆生邋本报通讯员 杜善国 崔永昌;“真理火炬代代传”[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吴继峰;巩固学习成果推进各项工作[N];周口日报;2007年

3 赖继红;进一步提升精细做事高效成事水平 迅速把学习成果变为加快发展动力[N];南昌日报;2008年

4 高明;市纪委监察局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成果交流会[N];北京日报;2008年

5 记者 曾 星;联系实际加强学习深化提高学习成果[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6 孙薇;《民革章程》学习成果座谈会在京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姜吉河 和钢辉 周二为 ;河北海警 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成果[N];人民公安报;2005年

8 记者 朱萍;省督查组充分肯定我市中心组理论学习成果[N];连云港日报;2007年

9 胡仕俊 马传文 黄勇;枣庄市支队在实践中转化理论学习成果[N];人民武警;2006年

10 夏文俊邋徐建华;转化十七大学习成果 创造性开展工作[N];中国质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林兴;“营造书香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周建高;日本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南开大学;2009年

3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文铁华;信息系统安全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陆浪如;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研究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6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汪伦伟;安全操作系统中基于可信度的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夏晓清;面向图像内容认证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胡文静;自动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及其在人员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端阳;基于信任基的分布式认证系统及企业安全交互[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久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系统[D];天津大学;2005年

2 潘启明;辽河油田宽带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红;江西移动综合信息接入认证系统规划[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刘少涛;基于SET的认证系统的构建及其安全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5 曾琴涛;基于Java平台的Web应用系统单点登陆方案研究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檀红;日本终身学习的研究及其启示[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冯广杰;电信行业统一认证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殷;基于安全断言标记语言的统一认证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妙,

本文编号:1985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985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