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教科文组织亚洲会议主题简介与回应

发布时间:2018-06-14 22:39

  本文选题:教育 + 亚洲会议 ; 参考:《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摘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进行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的国际研究,并于2002年11月在亚洲会议上向与会者介绍他们的研究。会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教育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主要涉及五个主题:1)全民教育;2)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粮食安全;3)减少贫困;4)回应农村劳动力市场转型:教育与培训的意义;5)农村地区的艾滋病。这些主题涉及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普遍性和全局性问题,是教育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Abstract]: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carried ou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r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Planning Institute and presented their research to participants at the Asian Conference in November 2002.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Conference launched a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t mainly involves five themes: 1) Education for all! 2) improving Food Security throug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 reducing Poverty! 4) responding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ral labour market: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5) AIDS in rural areas. These topics concern the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sia, especially the universality and overall nature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re issues that should be widely concerned and discussed in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繁荣哲学和社会科学计划2003年度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批准文号:03JZD003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农村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及农村教育体系研究”(批准文号:02JAZJD8800023)
【分类号】:G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国雄;盛静;;困境中的农村教育[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2 赵家骥;;改革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农村发展——农村教育问题的一线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5期

3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3期

4 万丽娟;付得俊;;浅析农村教育对农村发展的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阅农;;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教育六个转变[J];教育科研通讯;1994年05期

6 游慧红;;中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浅谈[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02期

7 刘尧;;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村高等教育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8 郑欧;;“转轨”必须依赖教育和社会的合力[J];上海教育科研;1988年04期

9 李乐军,唐正荣;论农村发展中的教育资源整合[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冯庆 ,张贻发 ,阮灶新 ,许喜文 ,向安强;“科教兴村”计划与农村教育改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蓝建;;在建设新农村中学习建设[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邬志辉;;发展农村教育: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马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孙启林;;韩国的农村教育和“新村运动”[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陶行知有关农村教育几段言论的摘录[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8 曹伟;;加大投人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在省陶研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胡桂生;;试论陶行知的农村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10 ;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任务 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家驹;专家建议农村应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肖敏 杨云慧;教育破解农村发展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辛成 实习生 吴洋凯;农村教育,,路在何方?[N];铜川日报;2008年

4 高洁;上海农村教育覆盖“学前”“学中”和“学后”[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吴晓力;广东力促农村教育[N];农民日报;2004年

6 叶莎莎;农村教育可以这样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王俊伟;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N];楚雄日报(汉);2006年

8 本报记者  苏苇;“三无”青年凸显农村教育“症结”[N];太原日报;2006年

9 大港区苏家园学校 韩宗英;农村教育如何健康发展[N];天津教育报;2007年

10 孙家驹;农村发展应构建“少小离家老大回”机制[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卢秉福;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5 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6 王峰;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5年

7 徐欣;以城市技术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小明;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占绍文;农村人文发展的测度与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李先银;光荣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汪孝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余梅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朱春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保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史爽;农民“实用理性”教育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孙颖;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彩凤;福建省农村未成年女性科学素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9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019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