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人口红利渐失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11 17:42

  本文选题:人口红利 + 新生代农民工 ; 参考:《职教论坛》2011年16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以及"用工荒"现象的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带来的人口红利时代渐行渐远,我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目前,出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产业素质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而实现人口红利二次开发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充分发挥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trend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phenomenon of "shortage of employment" in China, the era of population dividend brought by the infinite supply of labor force has gradually gone away, and our country has begun to enter the post-demographic dividend era. At presen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or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industrial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maintain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our country and realize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dividen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other relevant social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a real sense,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聊城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7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浩;;构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远程教育机制[J];成人教育;2010年11期

2 刘钰;;关于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36期

3 一凡;;适应现代产业发展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广西教育;2010年15期

4 郑风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转身[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2期

5 娄玉花;;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5期

6 郭继红;;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6期

7 熊惠平;;后人口红利时代的高职教育:瞄准新生代农民工[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30期

8 孟凡华;;新生代农民工:新特性 新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30期

9 黄晓峗;马建富;;基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3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N];工人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玲;;新生代农民工诚信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2 刘荣红;崔海军;;新生代农民工新型工会组织模式研究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3 张敏;;农民工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4 刘红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现状分析——以石家庄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5 左鹏;吴岚;;内卷化: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生态特征和自我认同[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许丽英;李明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及出路探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7 徐双军;;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兰英;张艳芬;;从职业培训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障碍与对策[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9 张晓丽;;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SWOT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10 王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及其政策设计[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兰景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毛隽;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惠卿;当代我国私营企业的劳动力发展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琦;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关的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雷定欣;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与绩效关系:工作嵌入的中介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赵田田;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对工作嵌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邹东腾;解决我国现阶段劳资矛盾法律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陈聪;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流动问题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王常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道德同一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吴丽霞;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亚辰;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及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陈倩倩;社会支持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唐志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厉以贤;;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5期

2 刘建生;余善云;;远程教育创新与西部教育高地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3 ;2008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4期

4 严冰;;发展社会化公共支持服务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广播电视大学的功能拓展与探索空间[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1期

5 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6 张守莉;;关于长春市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崔铭香;;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郑小兰;冯海涛;;构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0年06期

9 齐心;;延续与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赵进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君甫;贫困地区农民非农就业中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红;王英;;论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J];职教论坛;2010年21期

2 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方翰青;谭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远程职业教育作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4 张红雨;;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5 张志增;;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6 彭文成;;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民工荒”现象浅析[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7 龚小凤;;试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指导[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8 肖晓;;新生代农民工中职教育困境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9 娄玉花;;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5期

10 韩云鹏;;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萍;;序[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2 李方强;;面向21世纪的按摩职业教育[A];盲人按摩教育、医疗与研究——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第三届第二次全国盲人按摩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李隆方;;加强珠算职业教育的思考[A];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彭晓东;;科学设计教育课程 增强职业教育后劲[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5 何静;罗小秋;;黄炎培“社会化、平民化”的职业教育方针及其现实意义[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6 余祖光;;调动办学主体积极性,消除供需错位,转化潜在需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政策[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袁其玲;;论黄炎培职业教育目的“谋个性之发展”[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8 秦威;;张天福茶业职业教育思想的探讨与启示[A];首届张天福茶学思想研讨会文集[C];2003年

9 朱正南;;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启示[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10 吴经球;;对我市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职业教育应还原本质[N];乐山日报;2005年

2 彭山县教育局 付玲 吴子凡;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之我见[N];眉山日报;2005年

3 范f ;职业教育也是只“香饽饽”[N];宁波日报;2005年

4 黄伟平;建行钦州支行贷款4000万元 支持市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工程建设[N];钦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曹英 刘媛 张琴琴;发展职业教育任重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政协乐山市委员会 市政协委员市中区小组 市政协委员峨眉小组 市政协委员沙湾小组 市政协委员犍为小组 市政协委员井研小组 市政协委员峨边小组 市政协委员马边小组 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民革乐山市委员会 民进乐山市委员会 民盟乐山市委员会 致公党乐山市委 市政协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委 致公党乐山市委员会;抓住发展机遇 力推我市职业教育再上台阶[N];乐山日报;2009年

7 记者 丁晓丽;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大批实用人才[N];吐鲁番报(汉);2009年

8 自治区政协常委 自治区教育厅原厅长 沙塔尔·沙吾提 自治区政协委员 新疆职业大学校长 艾尔肯·阿不都卡德尔 自治区政协委员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胡文英 自治区政协常委 自治区团委党组书记 隋霞 政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常委 民进新疆区委会主委 牛汝极 政协吐鲁番地区工作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常委 刘世科 政协阿克苏地区工作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 新疆教育学院原院长 满苏尔·阿比里 政协喀什地区工作委员会 自治区政协委员 政协阿勒泰地区工委主任 阿汗·赛提哈木扎 自治区经信委副秘书长 新疆化工学校校长 律国辉 自治区政协委员 新疆高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 孙钰华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郎涛 政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加大投入力度 促进我区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9 记者 赵雪力、黄慧;一件重点提案引发的“四方协商”[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9年

10 ;服务职业教育 打造精品教材[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遇春;21世纪初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3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君甫;贫困地区农民非农就业中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赵翔宇;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徐佳;论职业教育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松;铁路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湘苏;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伟;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5 倪锦丽;职业教育与科技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6 邢和平;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新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石蔚彬;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日红;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张向荣;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竞争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赵鑫;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16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16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0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