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5 17:35
【摘要】:2009~2010年通过对陕西省6个县20个镇44个村的368户农户进行调查,提取了样本应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方法以及Probit模型研究培训对陕西省外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对其非农收入的影响为负向,接受培训的村民并不是需要参加培训的人群,期望的培训带来的较大收益并未在数据中有所体现。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即政府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应当首先定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使真正未参加培训却有较大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可以接受培训,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Abstract]:From 2009 to 2010, 368 peasant households in 44 villages in 20 towns in 6 counties of Shaanx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heterogeneity treatment effect model and probit model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on the non-farm income of rural labor force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ural labor force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ir non-agricultural income, and the villagers who received the training were not the people who needed to attend the training, and the expected income from the training was not reflected in the data.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hat is, the government's rural labor training project should first locate the training demand of rural labor force, so that the peasant workers who are not trained but have greater training needs can receive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03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RW201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人文社科振兴专项计划(BLRW200914) “北京林业大学青年科技启动基金”和“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英才计划”的支持
【分类号】:F323.8;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侯风云;农村外出劳动力收益与人力资本状况相关性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4期

2 吴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与制度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07期

3 都阳,朴之水;迁移与减贫——来自农户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健辉;黄志坚;曾园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实证分析的模型选择与结论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2 王秀芝;尹继东;;中国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7年04期

3 徐育才;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4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5 叶景,钱国靖,余建新;经济渐进式转型的原因分析[J];理论月刊;2005年06期

6 文博;城市化与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J];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7 张敬文,邓爱秀;“民工荒”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求实;2005年07期

8 杨卫军;张栓兴;;信贷约束下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J];人口与经济;2006年01期

9 刘文勇,李咏涛;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城镇化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4年05期

10 柳清瑞;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及其对城镇就业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勋来;;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士军;陈风波;陈玉萍;;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丁士军;陈玉萍;陈风波;;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赵海军;张正;刘开昌;王翠萍;赵红军;陈令梅;;突破五大瓶颈 实现山东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5 申家龙;;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教育成本及其影响分析[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新会;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城劳动力迁移研究——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4年

2 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5 王孝莹;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主体博弈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6 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张文;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陈浩;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轶侠;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理论分析和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刘铁军;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以辽宁建昌农村劳务输出为例[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华江;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4 刘飞翔;新阶段福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张杰;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6 凌海波;市场化进程中浙江农户非农劳动投入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梅淑元;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8 冯进峰;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沈菊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孙悦文;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解释[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金彦平;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Z1期

3 陆云航;;要素积累、政府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当代财经;2006年04期

4 孔祥成,刘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袁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中国农村新型工业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4期

7 张彩江,马庆国;“剩余劳动”与“劳动剩余”:对结构转换中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新解释[J];学术研究;2004年11期

8 吴海峰;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市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西宝,成力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年10期

10 黄祖辉;俞宁;;失地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隋帆;汪雯;栾江;卢禹辰;;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124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124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