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disabled and lonely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19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treated with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for 7 weeks, and compared with 20 other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unseling.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counseling (P0.05). The scores of somatization, inferiority, social withdrawal, bigotry, compulsion and psychos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score of sexual disord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 (P < 0.001), and the score of sexual disord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score of sexual disord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isabled students.
【作者单位】: 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基金】:2011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立项项目
【分类号】:G448;G76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红红;洪炜;;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在新生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彩云;米振宏;夏锡梅;;2010级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梁崇科;陈兰萍;李抗;;地方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3 许新赞;;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4 董雨;付淼;;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文教资料;2009年25期
5 许新赞;方成智;梁小花;;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琳;重庆市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08年
2 尚宁宁;基于三维健康理念的普通大学生运动处方开发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卞冉,李红菊;人格—健康关系模型述评[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2 史宏云;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研究进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6期
3 周科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Scl-90量表)及对策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陈福国;王芳;伍志臻;鲁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5 张陆,陈泽林,李庆和,李正全,郭义,张燕鸣,陈爽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朱祥路,李鹏,谢平霞,郑蕾,陆黎;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与全国诸常模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8期
7 田宏碧,陈家麟;中国大陆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十年的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8 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1期
9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亚琴;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2 邢秀茶,冯超,李君;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3 王军,宇业珍;团体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形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4 张志刚;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心理机制初探[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5 宗玲;探索生命 追求成长——教师个人成长团体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3期
6 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6期
7 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黄丽春,丘文清,卢灿辉,杨光志,陆梓健,齐平;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探讨——广东药学院团体心理辅导的调查和研究[J];青年探索;2003年02期
9 李素君;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J];教书育人;2005年S6期
10 孙有福;让互助之情从此延伸——简析一节团体心理辅导课[J];班主任;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博娜;;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与实践[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oadcast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Volume 4)[C];2010年
2 赵国明;任未多;;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须卫;盖笑松;暴占光;迟毓凯;;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王欣;;主体参与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育新;;上好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几点妙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郑慧;;团体心理辅导对艺术院校新生心理素质影响效果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王金凤;杨学权;;中学心理辅导的新尝试[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冬梅;韩卫民;周凤梅;;单纯性肥胖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 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传银;;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雯;舞动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秋珠;赛博空间的人际交往[D];吉林大学;2006年
5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坚;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伟强;学校道德氛围心理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亮;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郑笛;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永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牛聪聪;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乐观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纪藕香;成都市职业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白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红敏;初中生自尊发展及其干预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郭昱辰;艺术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保娜;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金瑜;中学课堂心理气氛及其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24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224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