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达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Abstract]:......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G7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世路;日本终身教育的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2 张渭城;当代重要教育思潮——终身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3 李友芝;;建立一个全人生、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未来发展探讨(上)[J];北京成人教育;1986年06期
4 殷鸿翔;;终身教育思想与教育发展战略[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4期
5 殷鸿翔;;终身教育思想与教育发展战略[J];国际观察;1988年01期
6 陈俊英;;日本大学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的措施[J];外国教育研究;1990年04期
7 殷鸿翔;;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J];国际观察;1992年02期
8 吴福生;关于建立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1995年08期
9 张秀岩;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而努力——学习《教育法》的一点体会[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黄德南;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J];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不老的长江——第二届长江沿岸城市群众文化发展论坛论文选[C];2001年
2 赵玉春;;试谈“两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特殊职能及作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3 季国强;;新世纪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4 陆飞;;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5 俞茂林;;关于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6 ;办好示范校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7 邢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职业教育的六大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路静;刘伟;;浅析中等职业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乃林;;解读学习型社会[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锐锋;;小康社会与学习化社会[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文义 尤振华;西部教育:借了一双翅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边江 于晓波;研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夏越 樊世钢;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 王继平;推进社区教育实验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张志坤;社区教育实验与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夏越 樊世刚;社区搭台 教育唱戏[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翟慧文;提高劳动者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本报评论员;我国教育改革又一项重大举措[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通讯员 殷汝涛 王辉东 记者 于志宏;我军首批“网上大学”开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张永新;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发展老年教育[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叶翔;我国当前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海萍;大学后继续教育: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昌波;走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晚莲;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兵;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晖;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品庆;重庆市城镇居民小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何海生;中美非正规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杨瑾;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终身教育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1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43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