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农村文化与新农村教育

发布时间:2019-07-02 12:51
【摘要】:农村文化是一种以乡土为核心的文化系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保存、尊重和发展农文化。新农村教育应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将农村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培养具有民主意和创新精神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则要通过农村教育整体革。
[Abstract]:Rural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al system with local as the cor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should preserve, respect and develop agricultural culture. New rural education should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bring rural culture into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school education, train new farmers with democratic and innovative spirit, and make it the carrier of rural culture. The realization of these goals sh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overal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D422.7;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峰;农村教育民主与公民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维海;黄春;高振华;;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引进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为例[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强昌文;;个体主义伦理观与权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毕涛;;论中国古代叙事诗之“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5 范浩星,朱亚宗,刘戟锋;传统伦理悲剧性解析与当代中国伦理的重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郭新建;;法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7 赵霞;;“三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秩序乱象与价值重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8 赵玉丽;;梁漱溟论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9 程凌云;;“面子论”与大学英语课堂气氛营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徐钝;汪逢春;;关于推行公益诉讼制度的多视角法理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玉霞;;从文化创意到文化重建——乡村游憩未来之路[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谢明星;郝春东;殷融;;文明的显化:文明与潜意识关系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蔡灿泉;;潮汕文化的霍福斯泰德架构分析及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4 吕德文;;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志伟;;明清时期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地位分析[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6 杨宜音;;社区公共参与:是否参与 谁来参与 如何参与[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王炳华;江顺;;文化融合:多校区大学建设不可或缺的工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9 林文才;;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峥;;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归化和异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9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睿婷;荀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蒋铃;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玉荣;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晓莉;高校医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志;家族企业和许p馓镆暗愕难由煨匝芯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覃德清;波特夫妇华南茶山调查的追踪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孙庆忠;都市村庄:南景——一个学术名村的人类学追踪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潘守永;“一个中国的村庄”的跨时空对话——“台头”重访[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蔡春,扈中平;从“独白”到“对话”——论教育交往中的对话[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黄陵东;村委会选举与农村民主化进程[J];理论探讨;2003年05期

7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8 徐增阳;用制度保证村民自主选举“当家人”——“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2000年11期

9 潘利红,欧阳惠结;村民政治参与度低的成因及解决对策——以顺德一农村“村民自治”情况的实地调查为例[J];学术交流;2003年08期

10 马曜;南诏大理史研究的新途径──评张锡禄《南诏与白族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宽;;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李建慷;;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10期

3 陈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J];兰州学刊;2008年04期

4 李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以巴彦淖尔市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诗根;;对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天长市秦栏镇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刘淑兰;郑逸芳;;福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境遇及路径选择[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余三定;曹莉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文化艺术建设运行机制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赵利侠;;回归自然:凸显农村教育“自身优势”[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9 严会超;姜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东省蕉岭县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10 刘强;黄正泉;熊春林;;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战略刍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楠;;音乐艺术,你该为繁荣农村文化做些什么?[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会;李伟;;河北新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民间特色艺术产业化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3 余学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郑中;郑波;;山东省新农村文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5 孙秋晔;;遏制乡镇文化发展缓慢防止农村文化出现衰退[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永久;;浅谈三峡库区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困难与对策[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7 周灿芳;黄红星;;广东农村沼气发展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邦飞;张达;王秀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9 刘建明;;夯实农村水利 支撑新农村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冉冉;;农村文化建设要打好“特色”牌[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祝学庆 易要荣;余江“站户联营”活跃农村文化[N];江西日报;2009年

2 陈明;新集镇文化阵地建设奏新曲[N];淮南日报;2009年

3 记者 高君瑞 实习生 孔洁;明确任务 狠抓落实 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N];驻马店日报;2010年

4 朱玉邋余靖静;浙江“种文化”,让农民当文化“主角”[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孙传政 王华州;坚持从实际出发 打造平安和谐赣马[N];江苏法制报;2008年

6 胡洪江;云南:2010年农民人均每季度看上一场戏[N];云南科技报;2009年

7 杨青;致富路上的“加油站”[N];团结报;2009年

8 特约通讯员 龙君政;暖阳高照箫笛之乡[N];铜仁日报;2010年

9 石清嫦;长顺以文化为“魂”促事业发展[N];贵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周华;我市农家书屋阅读讲演活动精彩纷呈[N];长白山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庆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框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张家麟;信息化建设与农村可持续发展[D];山西大学;2007年

4 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晓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连玉;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苟安经;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红霞;新农村视角下的村官素质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冯晖;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桂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翠;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季宇;新农村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6 廉玉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王娟;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罗琼;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9 杨晓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体系的衍变及新挑战[D];复旦大学;2009年

10 聂森;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现状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8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508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