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休闲阅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海青;我校学生读者阅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1年06期
2 杜敏;论典籍注释对语言传意研究的拓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肖东发;杨琳;杨屹东;;出版媒介的演变与社会文化的走向[J];编辑学刊;2006年03期
4 冯淳玲;古代藏书之保护[J];图书与情报;2003年04期
5 曾祥芹;;汉文阅读学在中国的发展[J];图书与情报;2006年01期
6 黄葵;论阅读心理过程及各种心理因素[J];图书与情报;1998年01期
7 印永清;关于北大、清华的两份推荐书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1期
8 熊柱;关于当前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现状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9 张丽萍,马冀;开放与融合:春秋战国时代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包和平,王学艳;国外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收藏与研究概述[J];情报杂志;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2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静;建筑技术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5 杨永军;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李秀萍;文学研究会与中国现代文学制度[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茜;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占如梅;中专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劲松;媒介新技术的悖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欧阳程;当代行政公文词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梁;汉字音乐文化学研究释例[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鲁春燕;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美莺;明代福建私家藏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娟娟;长沙地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闫鑫;山西美术经典的当代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10 刘浩然;信息传播方式下的手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鲜于浩;;二次革命湖南宣布独立日期辨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2 陈彪;;《方便历卡》使用说明[J];历史教学问题;1984年05期
3 李mm;;木质立体象棋子[J];棋艺(象棋版);1984年03期
4 樊浩;;李子和10万英镑[J];英语知识;1991年03期
5 曾祥芹;阅读——文明建设的核动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孙家煌;;“西海”——“地中海”说质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7 李衍黔,郭岳;补充乡土阅读史料加强抗日战争教学[J];山西教育;1995年09期
8 杨凤英;关于高中《中国古代史》(试验本)教学的几点思考[J];历史教学;2000年04期
9 吴学良;历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宁夏教育;2000年06期
10 ;本校师生论文摘编[J];阴山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耕华;吕思勉谈阅读史书[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张伟;电子书竞争进入“战国时代”[N];新闻出版报;2000年
3 何东;平常[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杨泽文;生命的追问[N];工人日报;2002年
5 谢其章;等待《坐拥书城》[N];科学时报;2002年
6 丁国强;阅读的变迁[N];科学时报;2002年
7 西渡(诗人);阅读是为了活着[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周大新;自由的阅读[N];中国审计报;2003年
9 杨泽文;生命的追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10 许知远;我的商业文学阅读史[N];经济观察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生死场》阅读史及其经典地位的形成[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8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277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