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高素质农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认为培育新型农民己成为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文章剖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与培育新型农民的辩证关系,认为高职学院应在办学理念、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从传统的阶段性教育转向为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利用新型农民培育的机会,把教育重点转到提供多样性的教育服务上来,与地方联合、企业联合办学。从方式上,提供点对面、面对面、点对点的教育服务;从内容上,提供人们需要的覆盖社会所有行业的多种职业技能与素质服务。要以职业技术学院为基地和大本营,以市为单元,县、乡为网点,组建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化职业办学网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新型农民培育与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双赢的路子。文章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途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 新型农民 培育 高等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8.5;G7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10-12
- 1.1 研究目的10-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3 本研究意义12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16
- 2.1 国外研究动态12-14
- 2.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2-13
- 2.1.2 人力资本理论13
- 2.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3-14
- 2.2 国内研究动态14-16
- 2.2.1 新型农民理论的相关研究14-15
- 2.2.2 新型农民培育的相关研究15-16
- 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6-18
- 3.1 研究内容16
- 3.2 研究方法16-18
- 3.2.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16-17
- 3.2.2 系统研究的方法17
- 3.2.3 个案剖析的方法17
- 3.2.4 历史剖析和比较的方法17-18
- 第二章 新型农民培育的理论基础18-22
- 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8-19
- 2 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19-20
- 3 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20-21
- 4 基本教育理论21-22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作用与实现机制22-33
- 1 新型农民与新型农民培育22-25
- 1.1 新型农民的界定22-23
- 1.2 新型农民的特点23
- 1.3 新型农民的培育途径23-24
- 1.4 新型农民培育的结构层次24-25
- 2 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型农民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5-30
-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服务对象与服务方式25-27
- 2.1.1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25-26
- 2.1.2 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26-27
- 2.1.3 高职教育的服务方式27
- 2.2 高职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发挥的主要作用27-30
- 2.2.1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27-28
- 2.2.2 有助于促进农民的社会化与现代化28-29
- 2.2.3 有助于消除贫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29
- 2.2.4 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管理水平和社会稳定29-30
- 3 高职院校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实现机制30-33
- 3.1 要树立新型农民培育战略观30-31
- 3.2 要建立政府统筹,职业技术学院担纲,多方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31-32
-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农民培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2-33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参与培育新型农民案例剖析——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33-43
- 1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概况33-35
- 1.1 学院的基本条件33-34
- 1.2 学院的优势34-35
- 2 学院近五年来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35-38
- 2.1 学院近五年来参与新型农民培养情况35-36
- 2.1.1 承担各级扶贫办的劳务输出培训35
- 2.1.2 办地方班辐射技术和信息35
- 2.1.3 办村干班培养提供农村管理骨干35-36
- 2.1.4 办企业班输送农民外出历练36
- 2.2 学院在培育新型农民中存在的问题36-38
- 2.2.1 定位不准、办学重点偏于学历教育36-37
- 2.2.2 培训目标不科学,培训课程内容不尽合理37
- 2.2.3 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师资匮乏37-38
- 2.2.4 实训条件达不到教育教学的要求38
- 3 学院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启示38-43
- 3.1 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38-39
- 3.2 面向农村,在新型农民培育中提升学校活力39
- 3.3 做好服务特色文章,把培育新农民融入办学理念39-40
- 3.4 产学研结合,把培育新农民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合40
- 3.5 服务区域经济与自身发展获得双赢40-43
- 第五章 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对策与建议43-53
- 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43-45
- 1.1 解放思想是转变观念的前提43
- 1.2 树立整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价值观43-44
- 1.3 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学校发展观44-45
- 2 找准目标,科学定位45-46
- 3 转变体制,服务社会46-47
- 4 多种方式,建构体系47-48
- 4.1 与企业联合办学47-48
- 4.2 与地方联合办学48
- 5 模式转换,质量取胜48-49
- 6 多条渠道,培养师资49-51
- 7 完善机制,长远发展51-53
- 7.1 搭建培训学习机制,为学员学到技能创造平台51
- 7.2 "严"字把关,创设培训质量监督机制51-52
- 7.3 "好"字为本,构筑就业服务机制52-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作者简介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郭建鑫;;从新型农民的内涵浅谈农民培训的有效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2 郜艳丽;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3 陈国胜;黄武刚;林利迈;高光照;吕慧静;;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育途径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8期
4 杨庆华;;高职教育如何与新农村建设接轨[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01期
5 吴宏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哲学底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孟辉;熊春林;;彰显特色: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点[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7 黄庶亮;;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等职业教育 用创新的意识对待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12期
8 伍慧玲;;面向新农村: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新视野[J];成人教育;2008年07期
9 杨立新;冯尚春;;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农民的理性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欧彦麟;;基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高职教育社会经济功能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景林;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育的作用与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1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