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
本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是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创新为逻辑起点,以现代学习理论为认知基础,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的诸多决定性要素中,截取了最为基础和最为本质的学习问题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在对研究生学习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究符合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规律与要求的创新型学习模式,并以此为基点,向有关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相关领域延伸,力图为研究生寻找一条既有共性又具个性,既有专业性又具实用性的学习路径,为从根本上解决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问题与人才培养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围绕“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这一主题,分六章展开研究。 第一章是绪论,从总体上阐述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生教育及学习模式的相关研究状况,及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同时对成人教育学、学习模式、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概念进行释义与界定,为本论文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和前期铺垫。 第二章阐述了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时代背景。分别从学习目标、学习品格、学习风范三个方面阐释了成人教育学专业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彰显了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个性特色,为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构建趋势提出了新思路。 第三章详细诠释了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蕴涵要义。在终身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视域下,对构建动态学习模式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三大核心要素进行了理性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动态学习模式运行机制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行互动、专业互动、学研互动”五大方式的行进脉络,成为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亮点。 第四章以问卷调查与访谈形式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查项目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影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现存问题,对其中的导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生学风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为本论文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章阐述了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构建方略。明确了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与功能设计,并从社会环境、学习生态、学习引导机制、学习评价机制和学习资源互补机制五个方面,对动态学习模式的构建进行科学设计,为本论文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后续性研究期望。就本论文中存在的某些数据与信息、评价指标、实际操作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希冀就这些问题,从研究思路、方法、目标等方面进行后续性研究。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 研究生 动态学习模式 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20-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11-12
- 1.1.1 研究的缘起11
- 1.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综述12-18
- 1.2.1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综述12-16
- 1.2.2 学习模式的研究综述16-18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18-19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18
- 1.3.2 研究的方法18-19
-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19
- 1.4 基本概念释义19-23
- 1.4.1 “成人教育学”概念的释义19-20
- 1.4.2 “学习模式”内涵的释义20-21
- 1.4.3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内涵的界定21-23
- 第2章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时代背景23-33
- 2.1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社会诉求23-27
- 2.1.1 与时俱进的学习目标23-24
- 2.1.2 艰韧不拔的学习品格24-25
- 2.1.3 深沉严谨的学习风范25-27
- 2.2 动态学习模式的个性特色27-29
- 2.2.1 传承与创新相随的学习路径27
- 2.2.2 修身与储能相和的学习取向27-28
- 2.2.3 求真与务实相生的学习情境28-29
- 2.3 动态学习模式的趋势展望29-33
- 2.3.1 由静态学习向动态学习方向发展29-30
- 2.3.2 由量的学习向质的学习方向跃升30-31
- 2.3.3 由粗放学习向集约学习方向跨越31-33
- 第3章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蕴涵要义33-44
- 3.1 动态学习模式的理论底蕴33-36
- 3.1.1 终身教育理论是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认识桁架33-34
-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动态学习模式存在的意识基础34-35
- 3.1.3 人力资本理论是动态学习模式发展的理论借鉴35-36
- 3.2 动态学习模式的核心要素36-39
- 3.2.1 “学习与从业同步”的目的要素36-37
- 3.2.2 “通才与专才统一”的内容要素37-38
- 3.2.3 “务实与务虚洽合”的方法要素38-39
- 3.3 动态学习模式的运行机制39-44
- 3.3.1 “师生互动”的运行形式39-40
- 3.3.2 “生生互动”的运行情境40-41
- 3.3.3 “知行互动”的运行方向41
- 3.3.4 “专业互动”的运行策略41-42
- 3.3.5 “学研互动”的运行机能42-44
- 第4章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现实问题44-55
- 4.1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导师队伍建设问题44-48
- 4.1.1 专业导师队伍结构缺陷45-46
- 4.1.2 专业导师队伍数量缺陷46-47
- 4.1.3 专业导师队伍素质缺陷47-48
- 4.2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48-51
- 4.2.1 课程体系建设视野偏失48-49
- 4.2.2 课程体系建设内涵偏失49-50
- 4.2.3 课程体系建设结构偏失50-51
- 4.3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51-55
- 4.3.1 学习信念困惑51-52
- 4.3.2 学习目标困惑52-53
- 4.3.3 学习行为困惑53-55
- 第5章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的构建方略55-65
- 5.1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55-56
- 5.1.1 指导思想55
- 5.1.2 总体目标55-56
- 5.2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功能设计56-60
- 5.2.1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57
- 5.2.2 动态学习模式的功能设计57-59
- 5.2.3 动态学习模式的功能要义59-60
- 5.3 动态学习模式构建的路径设计60-65
- 5.3.1 建立“三方联动”的社会环境60-61
- 5.3.2 建立“多维共进”的学习生态61-62
- 5.3.3 建立“三元纵横”的学习引导机制62
- 5.3.4 建立“同质异相”的学习评价机制62-63
- 5.3.5 建立“动态置换”的学习资源互补机制63-65
- 结语65-68
- 参考文献68-72
- 附录72-76
- 致谢76-77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教育学发展的代价研究[J];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2 张夫伟;张桂香;;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08年09期
3 罗国立;李俊杰;;成人教育学硕士生培养的理性思考与现实回归[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4 叶秀丹;;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徐涛;;多伦多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与启示[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周利利;;佐治亚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略[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王静;;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对比研究——基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考察[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周招君;;关注能力培养的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以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为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朱瑞;;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探析——以哥伦比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雷丹;;高校成人教育学科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探微——来自国外名校名人的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蔡明星;论探究学习[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秀华;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苏位秦;高中历史合作学习模式实验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学信;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爽;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新;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宝鹏;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2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