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15:12
本文关键词: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的推行,造就了两代的独生子女。他们或者已经走上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岗位,或者正在成长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独生子女处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社会理想的缺失,对生命的轻视,价值理性的迷失,价值行为的失范。 独生子女价值观之所以呈现这些现象,究其原因,可以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社会层面的原因:首先,社会转型期我国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多元化的趋势纵然有他有利得一面,但是对于未成年的、涉世未深的、缺乏判断力的独生子女而言则是利小于弊的。其次,大众传媒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从中可以获得很多积极有用的信息,同时不可避免的会获得一些消极的、落后的观念、信息。这对价值观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反面影响,比如,虚拟的网络世界,降低了独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泯灭了羞耻心。低俗的文化娱乐节目,扭曲了其价值观等等。最后,中国的考试体制,决定了中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普遍的重智育、轻德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的生活对独生子女而言并非可取。教育已经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是真正的为考试而教育,为教育而教育。同时这种应试教育长此以往也内化为了独生子女自己的价值观:为考试而学习,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了。二是家庭层面的原因:首先,中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主要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的家庭成员少,互动少,容易滋生独生子女的“小集体意识”。主干家庭中的价值观的代际冲突,会增加独生子女辨别是非善恶的难度,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其次,和谐的家庭关系也是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形成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的作用最为重大。父母在家庭中的互动方式将是独生子女人际互动效仿的对象。亲子的不良互动及与父母的对立状态,容易使孩子在生活中与其他人也形成对立、冷漠的关系。另外,祖孙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独生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家长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自身的素质对独生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作用更为关键。尤其是家长的人为素质。家长的价值观本身对独生子女而言就是一种教育因素;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其对于价值观教育的态度。家长的教育技能影响着独生子女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家庭作为最初的社会群体,在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连贯性、情感性、权威性、针对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其在独生子女价值观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独生子女的“独”特地位也决定了对其进行价值观的家庭教育意义非凡: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更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祖国的未来。同时,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教育也是其他所有形式的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所有加强独生子女的价值观的家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使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顺利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现实的难题。对独生子女的价值教育,家长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首先要坚持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真谛。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溺爱,所以对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教育要坚持价值标准的一贯性、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性,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对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高其自身的教育素质即教育价值观、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其次要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独生子女的教育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这个社会公共的任务。三方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的结果。为此,应该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全社会努力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尤其是良好的社区氛围。第三要坚持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原则。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价值观教育必须回归生活。通过生活实践,让其真正的去感受生活,领悟何为正确的价值观比简单的说教有成效的。所以,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宏观的角度,我们要坚持上述原则,独生子女价值观的提升的具体途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它的内容和方法上。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价值教育、道德价值教育、审美价值教育、身心价值教育、劳技价值教育等内容。可取的有效方法主要有:价值澄清法、价值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榜样示范法。
【关键词】:独生子女 价值观 家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9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12
- (二)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12-15
- 1. 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12-13
- 2. 关于价值观的研究13-15
- (三)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5-16
- (四) 相关概念16-19
- 1. 独生子女16
- 2. 家庭教育16
- 3. 价值观教育16-19
- 一、独生子女价值观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19-31
- (一) 独生子女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19-22
- 1. 社会理想的缺失;19
- 2. 生命的轻视;19-20
- 3. 价值理性的迷失;20-21
- 4. 价值行为的失范21-22
- (二) 独生子女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22-31
- 1. 独生子女价值观成因之社会原因22-26
- 2. 独生子女价值观成因之家庭原因26-31
- 二、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1-41
- (一) 家庭及其教育功能31-32
- 1. 家庭的含义31
- 2. 家庭的教育功能31
- 3. 价值观教育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1-32
- (二) 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价值观形成方面的特点32-35
- 1.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连贯性32-33
- 2.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情感性33
- 3.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权威性33-34
- 4. 独生子女价值观家庭教育的针对性34
- 5.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随机性34-35
- (三)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35-41
- 1.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自身及其家庭的意义35-37
- 2.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是所有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基础37-38
- 3.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大未来38-41
- 三、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提升路径41-55
- (一)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原则41-48
- 1. 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41-45
- 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联系原则45-47
- 3. 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原则47-48
- (二)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48-50
- 1. 知识价值教育49
- 2. 道德价值教育49
- 3. 审美价值教育49
- 4. 身心价值教育49-50
- 5. 劳技价值教育50
- (三) 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50-55
- 1. 价值澄清法50-51
- 2. 价值分析法51-52
- 3. 角色扮演法52
- 4. 榜样示范法52-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娜;大学生对我国影视作品中家庭伦理价值取向的认同对其亲情观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2年
2 金梅;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融入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独生子女价值观的家庭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0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5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