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儿童的道德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8:5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方便随机抽样的761名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现状进行测评。结果发现:第一,隔代教养儿童占一半以上,其中,完全隔代教养儿童占4.9%,不完全隔代教养儿童占48%。第二,隔代教养儿童道德社会化总体状况较好,但其道德社会化总分略低于父母教养儿童;在"家庭和睦"维度的道德社会化水平上,不完全隔代教养儿童显著低于父母教养儿童得分。第三,在隔代教养和父母教养下,儿童的道德社会化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生的道德社会化总分显著低于女生。第四,儿童道德社会化水平受其主要教养人教养方式的影响,情感温暖和信任鼓励对儿童道德社会化水平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忽视型则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果证明隔代家庭教养方式显著影响儿童的道德社会化。
【文章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42(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一)自编《儿童道德社会化现状调查问卷》
(二)改编形成《主要抚养人教养方式问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主要抚养人分布状况
(二)隔代教养儿童道德社会化研究
1.隔代教养儿童道德社会化现状:总体水平较高
2.不同家庭类型儿童道德社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隔代教养儿童在部分因子上得分较低
3.隔代教养家庭儿童道德社会化各维度的性别差异:男生道德社会化水平低于女生
(三)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1.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状况
2.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代教养家庭老年人的孙辈依赖与幼儿的意志品质研究[J]. 陈传锋,吴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试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 吴孟琦.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2)
[3]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 王晓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1)
[4]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 张娟妮,李赐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5]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J]. 郭筱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6)
[6]幼儿隔代教养的利与弊:对祖辈、父辈和孙辈的影响研究概述[J]. 陈璐,张跃飞,陈传锋. 幼儿教育. 2014(12)
[7]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宋卫芳. 人民论坛. 2014(08)
[8]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调查报告——以黔西南州为例[J]. 李华玲,赵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9]现阶段我国家庭发展的新变化与公共政策应对[J]. 刘中一. 调研世界. 2012(10)
[10]城市不同家庭类型体育锻炼特征分析——基于“7种家庭类型”的实证研究[J]. 沈建文. 体育与科学. 2012(02)
硕士论文
[1]“90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及其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 黄晓凤.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 邱尹.广西师范学院 2011
[3]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 孙会迎.河北师范大学 2009
[4]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D]. 汤圆圆.东北财经大学 2007
[5]基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D]. 徐莉炜.重庆师范大学 2007
[6]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龚艺华.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80422
【文章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42(0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一)自编《儿童道德社会化现状调查问卷》
(二)改编形成《主要抚养人教养方式问卷》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主要抚养人分布状况
(二)隔代教养儿童道德社会化研究
1.隔代教养儿童道德社会化现状:总体水平较高
2.不同家庭类型儿童道德社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隔代教养儿童在部分因子上得分较低
3.隔代教养家庭儿童道德社会化各维度的性别差异:男生道德社会化水平低于女生
(三)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1.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状况
2.隔代教养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代教养家庭老年人的孙辈依赖与幼儿的意志品质研究[J]. 陈传锋,吴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10)
[2]试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J]. 吴孟琦.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2)
[3]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养成的影响[J]. 王晓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1)
[4]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 张娟妮,李赐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5]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J]. 郭筱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06)
[6]幼儿隔代教养的利与弊:对祖辈、父辈和孙辈的影响研究概述[J]. 陈璐,张跃飞,陈传锋. 幼儿教育. 2014(12)
[7]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宋卫芳. 人民论坛. 2014(08)
[8]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调查报告——以黔西南州为例[J]. 李华玲,赵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9]现阶段我国家庭发展的新变化与公共政策应对[J]. 刘中一. 调研世界. 2012(10)
[10]城市不同家庭类型体育锻炼特征分析——基于“7种家庭类型”的实证研究[J]. 沈建文. 体育与科学. 2012(02)
硕士论文
[1]“90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及其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D]. 黄晓凤.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及其实现方式研究[D]. 邱尹.广西师范学院 2011
[3]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 孙会迎.河北师范大学 2009
[4]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D]. 汤圆圆.东北财经大学 2007
[5]基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D]. 徐莉炜.重庆师范大学 2007
[6]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 龚艺华.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80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58042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