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7-05-25 19:13
本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别看重家庭,特别看重子女的国度,家庭教育的受关注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人们也坚信教育将会为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拓展生存的时空。而且,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使得它成为一切教育的起点,成为国家文明的基石。也正因如此,作为教育之源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国家、每个家庭都不能忽视的问题,同时更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挖掘。 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指导我们实践行为的有效智慧。家庭教育的哲学理念作为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的体现,蕴含着家庭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体现着家庭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家庭教育应有的五个哲学理念,即爱的繁衍、悟得个性、植根文化、扶掖并进、育博教约。 爱的繁衍。家庭承担着繁衍的任务,但是这种繁衍并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姓氏的继承。亲情之爱是弥足珍贵的,它不但在哺育生命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更应当让更多的爱在新生命中获得繁衍。悟得个性。个性是万物的皆备的特性。而人的个性则是教育的始终追求。家庭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使得家庭教育在个性的培养与发展上显得得天独厚。颖悟个性的内涵,使孩子获得良好而饱满的个性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植根文化。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家庭教育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并在文化的传递和创生中丰富自己,滋养生命。 扶掖并进。大多数人认为亲情之爱是“下倾”的,同样家庭教育也是单向的,主要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是“平行”的求知获智的主体。发展的道路上两代人要相互扶持,成为彼此生活的伴侣、生命的欢娱。 育博教约。原本为人们熟知的“教育”一词,实质上还有着内在的区别。在教育过程中,“教”和“育”在育人的视角、育人的内容和育人的方式、方法中存在着博与约的关系,而且正确地“育”和适时地“教”对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对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的研究,希望家庭教育可以从纠缠的生活琐事中脱身思考大问题,同时使这些理念与实践结合,成为推动家长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的动力,最终使得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的家庭教育有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 哲学理念 爱的繁衍 悟得个性 植根文化 扶掖并进 育博教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一、引言11-16
- (一) 理论意义11-13
- (二) 现实意义13-16
- 二、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16-67
- (一) 爱的繁衍16-26
- 1. 亲情之爱17-20
- 2. 感恩之情20-24
- 3. 博大之爱24-26
- (二) 悟得个性26-36
- 1. 和谐个性27-31
- 2. 个性教育31-36
- (三) 植根文化36-47
- 1. 提升家庭教育的高度38-41
- 2. 在文化的传习中教育41-44
- 3.在家庭文化的创生中发展44-47
- (四) 扶掖并进47-56
- 1. 在教育中成长48-50
- 2. 在育人中提升50-53
- 3. 长幼携手人生53-56
- (五) 育博教约56-67
- 1. 育教之辨56-59
- 2. 为国教子59-61
- 3. 德行为先61-64
- 4. 身教为重64-67
- 三、结语67-68
- 参考文献68-71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 致谢7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镭;侯菲;姚纯泽;张婷;;现代媒介与现代家庭教育[J];华章;2012年2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玲;民族地区“新课改”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星;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婷;网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39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