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
本文关键词:特殊教育管理者眼中的全纳教育:中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执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纳教育自1 970年代以来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研究者从湖北省的相关市县选取调查对象,通过质的研究方法(半开放式的访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特殊教育呈现出一种实用的全纳教育模式。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尽管在立法、服务模式、组织结构、课程教学、入学率、以及相关的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执行随班就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与冲突。研究者认为中国随班就读既反映了中国的特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也与全球范围内全纳教育的潮流一致,并相信随班就读会在中国继续发展、完善。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全纳教育 随班就读 政策执行 访谈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全纳教育的理念自W .Stainback和S.Stainback(1 984) [1 ] 明确提出后迅速成为各国发展特殊教育的基本目标。它以西方平等、自由、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基础 ,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需要 ,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力 ;倡导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重新组合、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2 陈云英,陈海平,彭霞光;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2期
3 黄燕平;普小随班就读聋幼儿毕业成绩对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2期
4 华国栋,,沈云裳,钱丽霞;安徽省残儿随班就读项目工作经验和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5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6 朱兴南,陈云英,孙绍邦,李厚华,苏俊山;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7 崔玮兰;聋校学生去普小随班就读实验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8 钱丽霞;唇读与听残儿童随班就读─—部分地区听残儿童随班就读调查有感[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9 邬平川;大力开展盲童随班就读工作[J];安徽教育;1994年12期
10 洪生茂,申立印,苏静;随班就读农村弱智教育的好形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繁;宋丽萍;;浅谈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6 姜月;陈国鹏;骆大森;蒋晓鸣;;轻度弱智儿童的认知缺陷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报道组 张德良 通讯员 郭亚萍;萧山探索智残特教新模式[N];浙江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杨彬;随班就读——中国盲童的福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赵正元;北京提出“十五”特殊教育发展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李天顺;努力开创特殊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6 郭亚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融合教育在中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赵琳;贫困地区学前班一体化教育的尝试与思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羽田整理 张萌 张e
本文编号:43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3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