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
本文关键词: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殊教育在不断发展,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关怀也成了特殊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现有的特殊儿童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对于他们生理缺陷的矫正、恢复,尽量赋予他们知识和技能。但是特殊儿童由于他们的生理特点,其原有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特点必定会发生变化甚至有一定的缺陷,如果还是和普通儿童一样,让他们以健全人格去生存,是不可行的,因此,我提出了“缺陷人格”这一概念。 开展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将对特殊儿童的终生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承认他们缺陷人格的存在,并对于他们的缺陷人格给予关怀,关怀他们的人格需求,促使其身心健康地发展。教育关怀的充分渗透可以从化解残疾学生的自卑、恐惧,培养积极心态,可以真正从内心关怀他们,让特殊儿童家庭也能享受到幸福的体验,所以,从缺陷人格的角度来探讨特殊儿童的教育关怀问题,本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论证。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搜集国内外特殊儿童人格及教育关怀教育方面的资料,明确我国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方面研究的基本理论等。同时,采用调查法,对特殊儿童教师及家长进行调查及访谈,另外,对于特殊儿童采用个案研究法,结合观察访谈的实践,结合典型个案实例,探索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重要性,并提出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特殊儿童 缺陷人格 教育关怀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6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前言7-12
- 1.1 研究缘起7-8
- 1.2 文献综述8-12
- 1.2.1 国外的研究8-10
- 1.2.2 国内的研究10-12
- 1.3 研究方法12
- 第2章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基本界定12-16
- 2.1 基本概念界定12-14
- 2.1.1 特殊儿童12-13
- 2.1.2 人格13
- 2.1.3 “缺陷人格”13
- 2.1.4 教育关怀13-14
- 2.2 特殊儿童和常态儿童相比的人格差异14-16
- 2.2.1 特殊儿童的认知14-15
- 2.2.2 特殊儿童的情绪情感15-16
- 2.2.3 特殊儿童的意志行为16
- 第3章 当前特殊教育对特殊儿童影响方式的分析16-21
- 3.1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现状16-18
- 3.1.1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16-17
- 3.1.2 结果描述17-18
- 3.2 原因分析18-21
- 3.2.1 先天的生理原因18-19
- 3.2.2 家长的态度和教养方式19
- 3.2.3 社会文化因素19-20
- 3.2.4 学校教育因素20-21
- 第4章 基于学校教育环境下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可行性分析21-29
- 4.1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重要性21-23
- 4.1.1 关怀理论的提出21
- 4.1.2 “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对特殊儿童群体的重要性分析21-23
- 4.2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理论条件23-26
- 4.2.1 特殊儿童存在观23-25
- 4.2.2 特殊儿童发展观25-26
- 4.3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原则26-29
- 4.3.1 承认差异、尊重差异26-27
- 4.3.2 给予特殊儿童自身真正需要的关怀27-29
- 第5章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对策研究29-37
- 5.1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的理念29-33
- 5.1.1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基本态度29-30
- 5.1.2 对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要关注其特殊需要30-33
- 5.2 特殊儿童“缺陷人格”教育关怀要关注其潜能发展33-37
- 5.2.1 多元智能理论对特殊儿童的全新解读34-35
- 5.2.2 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现象透视35
- 5.2.3 特殊教育理念的更新35-37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杰;;为你,千千万万遍——参观昌平区特殊儿童教育学校所感[J];数据;2011年08期
2 梁强;;一堂特别的篮球训练课——姚明为甘肃酒泉特殊儿童“上课”[J];新一代;2011年07期
3 翟海珍;;影响师范院校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接纳态度因素的调查研究——以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唐国愉;;特殊教育对专业团队的需求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冯晓华;;浅谈发展农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6 周隽琰;;观察纪录中的技术[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7 刘丽杉;金海玉;;浅析特殊儿童音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刘新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社会支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赵小霞;;论特殊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通用过程模式运用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刘文雅;;特殊儿童家长成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翠;;浅谈幼儿园特殊儿童的健康恢复及儿童膳食管理[A];四川省营养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陈莞;;儿童音乐治疗的应用研究[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秋生;;谈谈开展特殊儿童家长工作[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特殊儿童村社区生境的社会学分析[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金野;汪佳蓉;李立勤;黄昭鸣;肖永涛;卢红云;周红省;;特殊儿童可视音乐治疗的理论与实践[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陈天勇;刘岩华;;北京盲校心理教育情况调研报告[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何宝莺;;如何帮助脑瘫儿童树立自信[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袁小俊;;特殊教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王建红;葛立宏;;特殊儿童在全麻下实施口腔治疗的护理配合[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南 顾生庚;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不容忽视 [N];常州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董克伟;“特殊儿童”祈盼自己的“家园”(下)[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董克伟;“特殊儿童”祈盼自己的“家园”(上)[N];中国改革报;2003年
4 刘锐萍;阳光学校启动首个开放日活动[N];安康日报;2007年
5 沈芙桐邋郁芬;省领导与孩子们共庆儿童节[N];新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林枫;“阳光”温暖流浪儿[N];成都日报;2006年
7 喻林斌邋刘坤军;10名特殊儿童上学了[N];阿坝日报;2007年
8 郑贤;爱心助学在善恩[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记者 王罡 通讯员 刘靖华;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特殊儿童的成长[N];陕西日报;2003年
10 记者 苏建强;儿童心理疾患有了医处[N];海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红;表情达意与心灵润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帆;原生家庭环境内特殊儿童的个案服务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徐芳;特殊儿童感知觉能力评估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术;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秀;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霞;湖南省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平平;湖南省特殊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凌东山;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差异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琴;随班就读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文本编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47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