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内涵与价值:贵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0:19

  本文关键词:内涵与价值:贵州占里共生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共生教育 交往实践 学校教育


【摘要】: 针对学校共生教育形式繁琐、效果低下的现象,本研究试图从贵州占里社会系统开展共生教育时的经验出发,寻找改革学校共生教育的途径。 生态坏境的改善、信息社会的到来,都要求新的时代走向共生,促进社会共生关系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回应时代的这种呼唤上表现出了一贯的敏感性与积极性。但是由于学校共生教育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传统,其在培养具有完整环境观(自然生态观与人际合作观)的人才上采用了分科式的课程与教学以及科学世界式的教学方法。学校共生教育把自然生态教育与人际情感的培养分开进行,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这样在客观上割裂了儿童经验的整体性、儿童情感的一体性。其结果造成他们情感与行为迁移上的困难、知行脱节、个性发展被忽视、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道德教育效果低下。 学校共生教育问题如此之重重,校外教育系统在开展共生教育时,究竟面临何种境况?笔者选择了从江占里侗族村寨为调查个案,发现了占里社会的共生文化。在占里的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中,人们表现出了环境观的整体性、知情意行的一致性、自然生态观与人际合作观的交互性。笔者进而探寻出了占里社会共生教育的秘密所在:第一,人、自然、他人是占里共生教育的三大要素;第二,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的相互协调是占里共生教育的实质;第三,日常生产、生活活动是占里共生教育的依托;第四,生产实践基础上的交往实践是占里共生教育的机制。 最后,文章在反思学校共生教育实践弊端的基础上,认为占里共生教育实践对学校共生教育具有如下启示:(1)共生性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共生教育的最终目的;(2)学校共生教育应该注意构筑共生的教育环境;(3)学校共生教育应注意生态环境教育与人际互助教育之间的连接:(4)学校共生教育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交往实践活动的作用:(5)学校共生教育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界限。 本研究立足共生理论、泛教育理论以及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了文献法、调查法以及比较分析法。作为本研究之基础的“共生”与“共生教育”,笔者在引言部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而明确了本文意义上二者的概念。本文认为,共生意味着在允许异质、差异、竞争的基础上,走向相互间同质性的、和谐性的、共同化的利益追求的“过程”与“结果”。个性、差异是共生的基础,求同、协调是共生的实质。共生教育指的是在某种共生性的环境中促进具有共生性思维、人格品质与行为习惯的人才的生成的教育。本文意义上的共生品质是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与统一。
【关键词】:共生教育 交往实践 学校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7
  • (一) 问题的缘起9-10
  • 1.对现实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9
  • 2.对学校教育现状的反思9
  • 3.田野考察的启示9-10
  • (二) 共生教育梳理10-12
  • 1.关于共生教育的层次划分10
  • 2.关于共生教育的内容划分10-11
  • 3.已有研究暴露的问题11-12
  • (三) 本研究的立足点12-17
  • 1.本研究对共生的理解12-13
  • 2.本研究对共生教育的理解13-14
  • 3.本研究对共生教育的划分14-17
  • 一 共生文化:占里共生教育的背景17-22
  • (一) 占里人居住环境的共生性17-18
  • (二) 占里人生产环境的共生性18-20
  • (三) 占里人社会生活的共生性20-22
  • 二 内涵:占里共生教育解析22-39
  • (一) 人、自然、他人——占里共生教育三大要素22-24
  • (二) 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占里共生教育的实质24-28
  • (三) 日常生活世界——占里共生教育的依托28-30
  • (四) 交往实践——占里进行共生教育的机制30-39
  • 1.现实意义上的交往实践——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31-32
  • 2.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下的占里共生教育32-39
  • 三 价值:占里共生教育对学校共生教育的启示39-44
  • (一) 共生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共生教育的最终目的40-41
  • (二) 学校共生教育应注意构筑共生的教育环境41
  • (三) 学校共生教育应注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41-42
  • (四) 学校共生教育应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交往实践活动的作用42-43
  • (五) 学校共生教育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界限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后记49-50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汉鼎;论实践智慧[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2 崔建霞;共生共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刘高华,王小沪;共生教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5 项贤明;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6 张诗亚;;共生教育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1期

7 肖俊明;文化论争的继续:实践理性与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8 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9 马拥军;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视角概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J];江海学刊;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3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73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