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家庭关系的变迁:形式、内容及功能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家庭关系的变迁:形式、内容及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关系 中国当代 亲子关系 夫妇关系 直系家庭 家庭成员 父母 传统时代 子代 代际关系
【摘要】:中国当代家庭关系伴随着社会变革和制度演变发生了重要变动,家庭成员平等的局面基本形成。以亲子关系为主导的家庭关系转变为夫妇为主导,成为家庭关系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家庭核心化和小型化受到推动。当代家庭关系的另一主线是亲子代际关系,其既有对传统的保留,更多地则随社会变革发生了强弱变化。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家庭关系 中国当代 亲子关系 夫妇关系 直系家庭 家庭成员 父母 传统时代 子代 代际关系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家庭关系是具有血缘、姻缘和收养关系成员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有多种形式。家庭关系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具体的功能。一般来说,家庭关系类型和形式较少发生变化,但其内容和功能及其强弱往往有时期之别,甚至有质量高低之分。本文将从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视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岫茹;;当您错怪了孩子[J];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2002年05期
2 常艳春;;家庭温暖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J];幼儿教育;1998年Z1期
3 龚艺华;;试论家庭因素与个体早期的社会化[J];理论界;2008年01期
4 陈志坚;;小议现代家庭的变化及其发展方向[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何日取;;我国亲子关系社会学研究的再思考[J];理论界;2010年04期
6 高德胜;;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10期
7 杭荣珍;不要吓唬孩子[J];启蒙(0-3岁);2004年03期
8 孙云晓;;做父母需要上岗执照[J];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01期
9 何晓鹏;;父子的进化[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6期
10 本刊编辑部;弓立新;;主持人语[J];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琨;;如何改善亲子关系[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徐璇;;享受孩子共同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胡睿;侯玉波;;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美萍;张文新;;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朱惠静;;重组家庭子女的青春期教育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6 李芙蓉;;浅析在家庭关系中父爱对孩子性格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张一兵;;建立现代亲子关系是当好21世纪父母的基本功[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8 王洪;;空椅技术在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樊怡春;;建立和睦亲子关系 塑造孩子健康人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杨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澎;别用爱向孩子转移压力[N];文汇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让祖辈投资“亲情”合适吗[N];文汇报;2010年
3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教育孩子只允许有一种声音[N];中国妇女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艾谦 实习记者 李雪;亲子关系并非无解方程[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5 郑世艳;农村亲子关系亟待关注[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主持人 程熳;让暑假充满天伦之乐[N];黄石日报;2010年
7 杨易;从亲子关系紧张看责任教育缺乏[N];光明日报;2010年
8 闫超;家庭常聚餐,孩子今后可能更优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本报记者 郝卫江;不要假定自己懂得孩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本版编辑 记者 滑翔 蔡良焕 通讯员 林佳;让每个家庭都奏出和谐乐章[N];深圳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江宇;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5 刘玉梅;在京朝鲜族父母育儿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当前我国家庭亲子冲突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园园;非农化背景下农村亲子关系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秋凤;亲子教育对不良亲子关系的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芳;小学低年级亲子阅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小先;父母教养观念、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陆文婧;上海、釜山两地幼儿关系自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袁曦;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赵婷婷;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类型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t 娜;亲子关系中的积极错觉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杨帆;子职教育对儿童亲子关系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587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