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资源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生成
【摘要】: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中,以开放型思维方式构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合作机制,是提高资源建设质量、价值和效益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资源建设上的合作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知识形态的远程教育文化产品(即教学资源),而且合作机制的形成与运行本身就是远程教育主体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体现,它彰显出相互依凭、相互支持、团结奋进的群体合作文化特征。资源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应着眼于:拓展合作范围,形成纵横交织的立体合作构架,结为不受空间局限的特殊的组织文化构态;优化合作群体,使各类建设主体在合作建设的体验中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生以及个体文化人格的提升;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合作效应,扩大合作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 资源建设 合作机制 合作文化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FIB060402)的重点支持子课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研究”(项目编号:zydd07-7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教学资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用。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中,以开放型思维方式构建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合作机制,变孤军作战为合力攻关,变松散型合作为紧密型、交融型合作,变形式单一的合作为全面多样的合作,这是提高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向东;;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7期
2 吴小贻;;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友;姚本先;;网络教学概念的界定、发展现状和趋势[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2 丁兴富 ,李敬东;远程在线教学的三个案例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1期
3 丁兴富;论对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挑战——“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估与认证国际比较研究”成果(3)[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4 李杰;谈远程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5 丁兴富;论网络远程教育质量观的创新——“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估与认证国际比较研究”成果(4)[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6 贺丹丹,丁兴富;美国远程教育指导原则及对我国网院的适用性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7 蒋国珍;;异步远程教学说的理论缺陷及其对实践的困扰[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2期
8 孙鸿飞;刘洪沛;上官右黎;;电子学档在在线学习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2期
9 丁兴富;论远程教育国家行政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10 丁兴富;构建远程教育理论体系的探索和成果 兼论《远程教育研究》和《远程教育学》的编著[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艳群;;浅谈在音乐教学中自主性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龚志武;远程开放大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君香;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志国;以下一代Internet为基础的远程教育技术初探[D];天津大学;2004年
3 郑深;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环节考核的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董政;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乔爱玲;基于专题学习网的儿童英语学习潜能挖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卫平;云南远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晓黎;现代远程学历教育质量的内部保证体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郝玲玲;基于网络的企业培训课件设计与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昭玲;信息技术应用于中专“半导体物理”课堂教学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惠娟;“网上北语”在线学员综合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2 王知津;宋正凯;;Web 2.0的特色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J];新世纪图书馆;2006年03期
3 卢乃桂,操太圣;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4 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6 郝明君;靳玉乐;;教师文化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云春;;小学电教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2期
2 丁志卿;吴彦艳;;高等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对策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02期
3 顾小清;李舒愫;;共建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系统设计及实现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2期
4 陈庚;张进宝;李松;马江舰;;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之课程规划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5 冯绍欢;;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2期
6 白红梅;;学生评价多元主体合作机制的建构[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5期
7 安国有;王淑妍;;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运用几点体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3期
8 何玉娟;;构建地方文献工作体系 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以宁波市图书馆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万朝阳;;关于网络远程教育中资源建设的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2期
10 唐国华;;建立新合作机制 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明;邓卫文;;广东环境治理中政府协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怀国;谭翠萍;邱琳;李凌云;赵静娟;;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内容建设与表现模式研究[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3 张正营;张莉萍;;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纪波;白丽波;;浦东新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效益多目标局势决策[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梁俭;;浅论东盟特色文献的建设与开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惠芳;;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图书馆服务[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秀娜;石美玉;;关于建设世界城市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9 高翔;;浅谈网站模式下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10 罗元鸿;;促进纸质与电子图书互补利用的实例分析——兼论太原科技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A];华北地区高校图协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文章)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2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驻外记者 刘刚 于青 孙广勇 霍文 新华社;对2011年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2 何景涛;企业知识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朱宇凡;中印海上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傅为忠;区域集群式自主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范云翠;电信产业价值链主体的合作竞争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黎兵;新兴大国崛起中的国际经济协调[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何寿奎;公共项目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机理与监管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普永贵;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李武;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勇;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垮台的原因论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贺岚;湖南省2008年冰灾应急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超;Web 2.0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妍;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及进程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赵露霞;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有关问题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海升;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合作机制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7 高开;跨区域集群与地方政府合作及机制探析[D];浙江大学;2010年
8 吴小宪;东亚“10+3”合作机制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燕丽;危机管理中的合作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潘存海;中石油润滑油公司上下游企业合作机制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1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67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