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低年级教学点师资建设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
本文关键词:山区低年级教学点师资建设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山区低年级教学点 布局调整 师资建设 政策工具
【摘要】:山区低年级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面临着教师整体素质低、优秀教师短缺、年龄结构老化等突出问题。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山区低年级教学点师资建设。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科学地推进山区低年级教学点师资建设,优化和完善政策工具的选择、组合、配置,让山区低年级教学点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师资。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山区低年级教学点 布局调整 师资建设 政策工具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均衡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研究”(SWU100901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我国义务教育师资均衡政策工具优化研究”(13YJA880108)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进入21世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到战略性任务的高度,要求均衡配备教师等各项资源,切实缩小义务教育发展中校际、城乡师资差距。然而伴随着各地普遍开展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丹;吴宏超;;农村教学点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年03期
2 范先佐;郭清扬;赵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学点的建设[J];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3 赵丹;;农村教学点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赵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教学点师资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中西部地区的调研为基础[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年06期
5 杨成武;张根星;;三门峡市农村教学点调查[J];人大建设;2010年09期
6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山宝;窦正斌;;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工具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2 刘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杨建章;;利用好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促进人才培养[J];成才之路;2014年25期
4 王坤;;农村中小学校校长职业样态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2年31期
5 彭虹斌;;布局调整后乡镇中心学校管理研究——以湖北省H市L镇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6 梁文艳;胡咏梅;;“新机制”实施前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性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7 黄三民;余新武;邹从容;;乡镇义务教育优质化均衡发展研究——基于还地桥教育的案例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刘秀峰;;十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六大转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11期
9 赵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评价及问题透视——基于西北五县的实证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10 闫晓静;赵丹;李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教育机会均等研究——以陕西省N县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1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背景下的教学点作用分析——基于中西部六省的调查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赵丹;;农村教学点师资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中西部地区的调研为基础[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焕英;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永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小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杏杏;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朴红月;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与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伟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付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清溪;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谭有模;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高山丹;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婧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成丽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薄弱学校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丹;农村中小学撤并衍生文化中心消逝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超;钟景迅;龚放;;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J];江苏教育;2006年09期
2 胡鞍钢,程永宏;中国就业制度演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51期
3 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年01期
4 赵丹;吴宏超;;农村教学点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年03期
5 吕晓虹;复式教学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及前景[J];教育评论;1999年03期
6 李文英;战后日本振兴偏僻地区教育的措施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7 杨润勇;;农村“教学点”相关教育政策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03期
8 谭春芳;;英国小规模中小学的发展策略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4期
9 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陈振明;薛澜;;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平;分层教学之“再认识”[J];中小学管理;2001年11期
2 陈素琴;加强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3 张晓艳;;浅谈物理教学的逻辑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秦雄志;叶宪章;王建根;;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1期
5 史丽晶;吴珍妮;刘建新;;高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现状与对策——以重庆市两所高中为例[J];教育导刊;2010年08期
6 张忠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2期
7 薛国平;;论分层教学的实践意义及实施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9期
8 汤术峰;刘艳霞;;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03期
9 陈琦;;教学反思 如何思[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8年10期
10 陈娟;;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诚;;落实低起点,追求高质量——“低起点,高质量”的教学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第三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3 连燕玲;;分层教学实验及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日淦;;追寻诗意的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5 俞建华;;初中体育课“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6 郑广海;曲英伟;;以嵌入式Linux为核心的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忠;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8年
2 马建荣;浅谈教学方式的“活化”[N];人民武警;2003年
3 四川广汉市和兴镇中学校 刘理伟;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N];学知报;2010年
4 华东师范大教育学系副教授 黄忠敬;分层教学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王维邋本报记者 苏红玫;七句诀提升教学层次[N];吉林日报;2007年
6 郑方兵 毛主亮;教学行不行 大家都可评[N];战士报;2007年
7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英语教师 宋亚琦;对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学的反思[N];西藏日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程国媛;一所普通中学的走转改实践[N];山西日报;2011年
9 云南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晁恒;体育课要把握“三度”[N];中国体育报;2007年
10 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张向丽;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初探[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刚;任务分析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子强;高校网络教学的支撑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吉平;中专化学教学中班内“隐性”分层教学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念东;对中学英才学生群体语文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嵘;甘肃省财政学校分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斌卡;论诵读教学的层次[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娟丽;“3+1”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8 周美娟;中职计算机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梅;高中数学班内显性分层教学与隐性分层教学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简东娘;中学算法模块教学设计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576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5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