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农民精神唤醒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
本文关键词:梁漱溟农民精神唤醒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
【摘要】: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文化的“守成”主义者,因为他走的是一条改良主义的道路,反对用暴力革命来改变中国的现状。一方面,梁漱溟看到了中国现有教育存在的问题,力图矫正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梁先生看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农民的“意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他提倡继承儒家传统的固有的文化和精神,建设新礼俗,让知识分子到乡间去和农民结合,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借助文化教育,在乡村中发展一种全民的社会教育,逐渐改变全社会人民的思想观念,来挽救中国的精神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正因为梁漱溟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最广大的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因此,他选择了山东邹平和河南进行了他的乡村实验,针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失调和广大农村的精神破产问题,梁漱溟开始了他的“精神唤醒”,在引入西方文化的同时,用中国传统的孔家精神对其进行“根本改过”。基于梁漱溟对于佛家文化的研究,对于儒家文化的感悟,对于西方伯格森生命思想的借鉴,以及对于心理学观念的发扬,梁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其精神唤醒教育理论。 本研究应用文献分析法对梁漱溟的农民精神唤醒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的挖掘,通过透视梁漱溟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并分析这种教育理论得以存在的基础,系统地阐述了“精神唤醒”教育思想的目的、核心内容、途径方法和组织形式,并且通过借鉴梁漱溟在邹平和河南的乡村建设实验,总结了梁漱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于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有很大的创新性、突破性和超越性,而且也具有很大的现代价值。虽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教育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由于梁先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才是中国问题最大的绊脚石而最终归十失败。但他对中国乡村建设的思考以及实践,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梁漱溟 农民 精神唤醒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缘起与理论基础10-30
- (一) “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缘起10-24
- 1. 梁漱溟的生活经历10-14
- 2. 梁漱溟眼中的中国14-21
- 3. 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启发21-24
- (二) 梁氏理论的形成基础——文化的碰撞24-30
- 1. 唯心主义的佛家思想24-25
- 2. 真正的孔家儒学25-26
- 3. 西方生命哲学的引入26-27
- 4. 不可或缺的心理学27-30
- 二、“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理论内涵30-44
- (一) 精神唤醒的目的30-31
- (二) 精神唤醒的核心内容31-37
- 1. 中国的民族精神31-32
- 2. 梁漱溟所阐述的孔家儒学的几个关键词32-34
- 3. 孔家儒学的复活——儒家道德的“人生情谊”34-36
- 4. 乡村新礼俗代替旧礼俗36-37
- (三) 精神唤醒的途径37-41
- 1. 从理性求组织,从乡村入手37
- 2. 设立乡约37-38
- 3. 精神陶炼38-40
- 4. 农民与知识份子的结合40-41
- (四) 实施精神唤醒的组织41-44
- 1. 研究院41-42
- 2. 乡农学校42-44
- 三、“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实践与启示44-48
- (一) “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实践44-45
- (二) “农民精神唤醒”教育的启示45-48
- 1. 以教育为本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46
- 2. 以人为本,提升农民自身积极性46
- 3. 重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46-47
- 4. 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融合47
- 5. 树立终身教育观,让农民学会学习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后记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选;郭全海;;梁漱溟:最后的大儒[J];教师博览;2011年08期
2 陈奇娟;;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3 程鸣;;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J];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2010年Z2期
4 黄文炎;;对当今农民问题的几点思考[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8年01期
5 王建民;;农民问题可能冲击到马英九的选情[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年09期
6 周良发;;略论梁漱溟的人格及思想[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周良发;唐建兵;;斯宾格勒、汤因比、梁漱溟文化史观之比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孟祥海;;记忆的永恒:文人间的“战争”[J];少年写作(小作家);2011年01期
9 李红辉;;论梁漱溟的中西教育观[J];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03期
10 ;撰稿须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俊荣;谢仍明;;“三农”问题及其出路[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立英;吴利生;贺义敏;;营造宽松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建军;;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唐正芒;;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与恽代英《国民革命与农民》之比较研究——写在两文发表80周年[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5 季甄馥;;瞿秋白关于农民的理论贡献[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6 韩珍珍;;新时期农民问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新四军研究(第一辑)[C];2008年
7 季甄馥;;瞿秋白关于农民的理论贡献[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8 陈永芝;;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蓓绯;;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农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仲明;;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吁——试论抗战时期的梁漱溟[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书评人 马勇;也谈梁漱溟的婚姻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梁漱溟的意义[N];经济观察报;2009年
3 江三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像解放妇女那样解决农民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原主任、国家农业部土地永包制研究课题组主持人 刘福海;解决农民问题要靠两个引擎[N];北京日报;2010年
5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张英洪;权利短缺是农民问题的根源[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程陶庵;梁漱溟致余宗范书札[N];光明日报;2011年
7 北京大学副教授 吴飞;梁漱溟:我的“所见仍然没有错”[N];北京日报;2010年
8 刘福海 北京市人民政府农林办公室原主任,农业部土地永包制研究课题组主持人;解决农民问题要启动好内外两个引擎[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雷子震;我是梁漱溟等先生从渣滓洞营救出来的人之一[N];北京日报;2003年
10 ;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培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廖济忠;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旺华;“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王光;论梁漱溟的民主思想及其发展[D];吉林大学;2012年
6 周良发;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欣瑞;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珍喜;文明冲突视野下的伦理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毛泽东与梁漱溟农民观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丽颖;梁漱溟文化与社会秩序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君;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丽娜;梁漱溟农民精神唤醒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唐莉;梁漱溟人生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丽蓉;梁漱溟礼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伟;论梁漱溟的乡村秩序观[D];湘潭大学;2004年
8 邵长虎;梁漱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华侨大学;2004年
9 汪海霞;梁漱溟乡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林白;论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6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76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