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选择的误区及思考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选择的误区及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汉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课程文化的选择
【摘要】:在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进行选择时,容易陷入用汉族文化解释少数民族文化的汉族文化中心论,或过分彰显民族文化,排斥汉民族文化的民族文化中心论,或者对两者简单叠加的误区。课程决策者和课程实践者对课程的认识偏差是误区的主要根源。要复归课程文化的民族品性,树立课程文化多元平等、互惠共生的理念。注意课程文化选择时的多方参与,鼓励教材使用多样化,处理好国家课程与民族课程的主辅关系,编制适合双语教学的课程。协调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课程文化中的关系,实现两者在课程文化中的权利平衡。
【作者单位】: 内蒙古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汉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课程文化的选择
【分类号】:G752.4
【正文快照】: 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相适应,我国实行的是多元文化教育,即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所以教育即要传播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人们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挑选出来,编写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德肃;刘茜;;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2 化得元;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改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杜志强;靳玉乐;;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09期
4 钱民辉;;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静;;中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2 马维娜;;中国教育改革的知识社会学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朱敏;;论体育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雷欣欣;陈伟;唐琳娜;;课程发展与社会学关系之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韩忠强;;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内涵、结构与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7 王金山;董学文;;文学与“意识形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胡斌武;课程社会学基础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郝明君;;论课程的政治向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马莉;李海峰;;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观的存在论维度与特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巧妹;张芳欣;刘红梅;;对我国少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石猛;;冲突与融合——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姬德强;;解析中国语境下媒介素养研究的话语模式[A];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C];2007年
5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霞;英语新闻语篇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功能视角的描写与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顾辉;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答小群;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适应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高拂晓;期待与风格[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7 贾滕;土改背景下的乡村社会秩序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瑞玲;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计的伦理价值取向[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3 郑巧灵;中学历史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玉晓;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成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董颖;广西龙胜县和平乡大寨小学生写作状态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安邦;教学复杂性探微[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杰;班级学生地位分化状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齐小娟;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用生;从综合活动课程谈台湾课程统整的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雅洁;;《白鹿原》的文化阐释[J];文教资料;2010年04期
2 孙艳燕;王文铃;;从意识形态角度再论林纾《黑奴吁天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4期
3 张春霞;;论西域绿洲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蒯正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的思想[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晓荣;杨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J];社会科学家;2010年01期
6 黄明理;张秀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J];齐鲁学刊;2010年02期
7 张爱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赵红芳;;刍议新闻翻译中的文化距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郭凤青;;论不同意识形态对译者主体性及翻译策略之操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许鑫;孙永刚;;告别2009,畅想2010——民委主任专访录[J];中国民族;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发展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义程;黄菡;;以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评张康之《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中的合作治理构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王晓梅;;以新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为创作素材开展现代儿童实验画教学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5 周冰;;哈萨克族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6 何燕飞;;少数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7 唐丽君;;幼儿新疆少数民族绘画教育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8 何燕飞;;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活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9 项炜;;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杨友今;;浅谈姚雪垠“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道路”[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资深政论家 唐荒 (台湾);民进党“当选无效”之诉背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N];光明日报;2011年
3 邱宇新;摒弃“台独”,蔡英文别无选择[N];团结报;2011年
4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理解之光在中美文化交流中闪耀[N];人民日报;2011年
5 郑茜;微博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资深政论家 唐荒 (台湾);民进党“当选无效”之诉背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理解之光在中美文化交流中闪耀[N];人民日报;2011年
8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201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N];光明日报;2011年
9 邱宇新;摒弃“台独”,蔡英文别无选择[N];团结报;2011年
10 郑茜;微博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从认知概念到伦理理念[D];吉林大学;2010年
2 孙旭武;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晓岗;新小说的兴起[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海锋;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吉林大学;2010年
5 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孙建茵;论现代性文化及其悖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叶政;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梁荣华;韩国大学特色化政策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俊;加拿大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潘丽丽;壮汉文化融合与广西和谐社会建设[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培林;论李斯特《奥伯曼山谷》的创作特点和演绎方法[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4 李佐;多元系统理论下对《边城》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彭筠;对《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轮胎特保案的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毅泓;意识形态对《了不起的盖茨比》重译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7 付岚;通过比较《京华烟云》三译本看意识形态及诗学对翻译的操控[D];燕山大学;2010年
8 马亚琴;“别有用心”的重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峰;英国宪政历程中议会与王权的妥协之道[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邓红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认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4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904762.html